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乡村红烛,照亮边疆

人物

□  文  /  苏怡汀  杨国梅

013.jpg

▲1995年,罗垤小学盖起了一栋 4层楼的钢混结构校舍

云南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相对落后,特别是缺乏师资力量。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采取特岗教师招录、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等措施开展教育扶贫行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在这一宏伟的发展历程中,一批批乡村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照亮了无数学子的追梦之路。

012.jpg

李甲福:盖房子的彝族老师

李甲福,彝族,1944年生于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洼垤乡罗垤村。他一辈子都在这个小乡村里当小学教师,直至1996年退休。

如今靠打“乡村旅游牌”,依托彝族文化底蕴,发展特色旅游业实现致富的罗垤村,历史上十分贫困。当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发展经济相当困难。以前,罗垤村全村的房屋都是低矮潮湿的茅草房,人畜共住普遍存在,群众长期以来生活在较差的环境中。在这个偏远落后的山村中,李甲福15岁时,村里才开办起了学校。15岁上学,21岁小学毕业,特殊的历史背景中,李甲福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1965年,李甲福小学毕业,他成为罗垤村村委会下辖的木西格自然村和都鲁白自然村巡回教学点的乡村教师。那时,全国上下都在开办耕读小学,这是为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方针,解决农村小孩就地入学问题而在广大农村兴办的学校。耕读小学由生产大队管理,聘请民办教师,教师工资主要形式是由生产队支付“工分”,教育部门每月给予少量补助。教授语文、数学课程之余,教师也要讲解农技知识。“那时候,每年两个村共给我300斤杂粮。每月,两个村共给我2元5角钱的公杂费。”李甲福说,“风吹雨淋我都要去教课,因为村里的孩子们在等着我呀!”

这两个自然村相距十多公里,一个星期内李甲福到两个教学巡回点各教三天课。每个星期,李甲福挑着教学用具和行李,穿行在两个村之间。这一挑一走,就是七年。

木西格村的教学点设在集体仓库,李甲福吃住就在这个仓库里。都鲁白的教学点则设在了一个农户家的民房里。“一到这家农户做饭、烧水时,到处都是烧柴冒的烟。我和学生只能流着眼泪,继续上课。”听着李甲福老人的描述,那段艰苦岁月犹在眼前,“烟熏火燎的环境实在是干扰正常教学,我只有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动员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出力建盖了一间校舍。”此后,每到一个学校就职,李甲福都想方设法为乡村小学建盖校舍,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稳定的读书环境。

1971年12月31日,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李甲福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1972年,李甲福被调到罗垤村村委会下辖的木西龙小学任教。由于极度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个村的入学率只有50%。通过家访,李甲福发现负担不起学杂费是家长们不愿送孩子上学的关键所在。他带领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以此补贴学生的学杂费,减轻家长负担。正是这一做法,让他在村里也有了不小的影响力。“当时,我提出为小学盖个土墙房校舍。上级部门资助了800元,主要买了建房所用的材料。其他都是村民们出力配合,义务劳动,把校舍盖好。”

1984年9月,李甲福被调到罗垤小学任教。1985年,县教育局资助罗垤小学建筑材料费1500元,李甲福动员全村开展义务劳动,建盖了两栋瓦房校舍。1995年,罗垤小学盖起了一栋4层楼的钢混结构校舍。“当时,玉溪市政协出资20万,玉溪市教育局出资15万,元江县教育局出资10万,村民自愿捐款筹集了8000元,我个人捐款1200元,”李甲福说,“我个人的捐款,是我在云南省政协召开的‘边疆、山区少数民族教育特别奖’会议中获得的奖励,全部捐给了罗垤小学。”

李甲福三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在艰苦环境中坚守教育的责任与情怀,为罗垤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特别是在罗垤小学任教期间,他教过的学生中先后有12人考取了大学。从教期间,李甲福先后荣获县级、地区级“优秀教师”称号。197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模范教师”称号。

如今,76岁的李甲福老人,含饴弄孙之余,依然笔耕不辍。老人勤奋好学、学无止境的态度成为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赞歌余韵。


011.jpg

陆正安:送课上门的壮族教师

行走,仿佛是所有乡村教师的使命。

天刚蒙蒙亮,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坝美镇八达初级中学的壮族教师陆正安和他的同事们开车启程,前往距离学校约两个小时车程的建档立卡户学生农志富家。农志富因病落下了残疾,不能到校上课。为践行“教育扶贫全覆盖,不落下每一位学生”的初心使命,学校专门派出了教学团队“送课上门”。

陆正安为农志富讲解了《黄河颂》,这堂课既注重基础语文知识的教学,又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在这样‘多对一’的特殊教学中,我们更想通过近距离交流,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教育他学会感恩,热爱祖国。同时激励他永不放弃,热爱生活,努力与病魔作斗争。”

“送课上门”已经成为八达初级中学持续多年的常态工作,学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相关工作要求,保障因特殊原因不能到校上课的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比如,针对智力残疾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同时教授他们一些生活常识、安全知识、生活技能等。一般情况下,我们一个月开展一次送课。”陆正安介绍。

和很多乡村教师一样,陆正安是个“多面手”。1991年,他从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现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八达初级中学工作,教过语文、生物、物理、历史、地理等科目。这几乎是乡村教师的工作常态,除担任语文、数学等基础课教学之外,还要担负起其他缺乏师资的专科教学任务。“那时候,农村地区师资缺乏,专科师资尤其如此。我们能担的都担起来,保证教学不脱节。”陆正安说。

“我们学校距离镇上有十多公里。但以前的老路非常难走,坑坑洼洼,晴天扬灰,下雨成泥。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如果没赶上就只能搭货车。每次坐货车,一身上下全是土。”艰苦的条件下,陆正安从无怨言,因为他就是从八达初级中学走出去的孩子。“我当老师是因为我母亲对我说:‘好好读书,以后当个老师。’这成了我最大的学习动力。毕业后,就选择回到出生成长的地方。我没啥故事,都是普普通通的经历。”陆正安谦虚地说。

陆正安主持的课题“云南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路径研究——以文山州广南县壮族地区为例”于2017年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于2019年结项。2019年,陆正安成为由马云公益基金会颁发的100位“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者之一。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陆正安在自己的教学中持续开展的探索。他把壮族文化整合融入到各科目的课堂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地理课上,我要解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我说了一句壮家谚语,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知识点。”“又比如语文课上的文言文,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高难度的学习内容。我把文言文篇目《木兰辞》《卖炭翁》等翻译成壮语朗读给学生,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文中包含的情感,进而对文章里包含着的家国情怀产生了共鸣。然后,我再要求学生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得到加强,翻译现代汉语也比较轻松,质量也高一些。”说起教学经验,陆正安滔滔不绝,脸上表现出无比的专注。

“作为‘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者,对我们的奖励之一是每年假期都有机会到教育发达的江浙地区学习、交流。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是通过网课方式进行,课程内容涉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因为这也能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一流的教育资源。”

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支支“红烛”的良苦用心。

(本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责任编辑  王菁)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