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会笑的猴子——滇金丝猴的生存与生态保护

家园

◆文  /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孙雪冰  吴银玲    图  /  程权

013.jpg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天池山中,于1983年成立,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保护区经历了从最初单纯护林,到发现滇金丝猴后重点护猴,再到猴群增多,保护复杂性增加的发展历程。

在此过程中,巡护员完成了从“不知所措”,到初步探索,再到经验丰富的蜕变,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也从最初发现的几只发展到一百多只。对保护区来说,保护滇金丝猴的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整个保护区所有动植物的良性发展。

一个保护区的成长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约14475公顷,四周拥有10万亩原始森林。徐会明和他的团队在此处艰难地进行了17年的滇金丝猴保护工作。

最初见到猴子时,看着那张很像人类的脸、少女的唇以及黑白天然过渡的毛色,徐会明他们除了激动,还有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礼待”这些雪山精灵。

徐会明是保护区管护局科研负责人,据他2020年在纪录片《大山里的17年:滇金丝猴守护者如何请“雪山精灵回家”》中回忆:“之前我们是可以肯定那个区域有猴子,但就是没想到它那么难拍,我们找的时候就觉得很崩溃。当活生生的一只猴子出现在那儿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心情都是特别激动的,激动之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徐会明的工作最初以护林为主,发现滇金丝猴之后,开始重点保护滇金丝猴。工作内容的转变意味着工作强度的增加。

云南省发布的云龙地区最新滇金丝猴种群数量是167只,虽然徐会明他们在野外放置了红外相机,但想把滇金丝猴数清楚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2013年,单单为了确定滇金丝猴是否在此栖息,徐会明他们就经历了很多曲折。

014.jpg

“一千多份问卷只有6份是有效的。”徐会明说,“那个时候常常跑到各个村组拿着照片去问人家有没有猴子?如果有的话可能是哪一种?”落实滇金丝猴保护,变成一个深入实地的群众工作。

2015年1月,经过两年调查,他们在小坪监测站用红外相机拍下了一张滇金丝猴的照片。这个巨大的惊喜,不仅是对野生动物保护者的巨大安慰,也改写了云南滇金丝猴分布地图——这个确定无疑的信息,将滇金丝猴种群的分布区域再往南推移了近40公里,云南云龙天池有望再次成为滇金丝猴的栖息地。

“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就是给上级写报告,要求投入更多的资金,我们要搞宣传,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地方有猴子。”徐会明和他的团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正式开始做大范围的滇金丝猴调查和保护工作。

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也很迅速,就在几个月后,徐会明收到了当地村民发来的一条短信,说意外发现了一只受伤的滇金丝猴。

经过保护区几个工作人员半年的细心救助,这只滇金丝猴终于恢复健康,并被放归野外。和滇金丝猴的这次亲密接触,更加坚定了工作人员保护滇金丝猴的决心。

由于滇金丝猴分布地区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资金与人员的不足一直是个顽疾,保护工作“后继无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历史上的砍伐森林行为使得生态走廊断裂,一时难以恢复,从而造成猴群近亲繁殖,进而又导致其基因弱化、生命力差;偷猎、盗猎现象虽已大幅度减少,但保护者仍要时时防范,增加了保护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滇金丝猴的保护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就如山外有山,永无止境。但只要一直走在保护的路上,就会有收获。

2016年,保护区管护局与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开展滇金丝猴廊道恢复项目。截止到2020年底,天池保护区已累计实施造林4500多亩,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也提高到93.5%。修复廊道更好地保护了滇金丝猴的生活环境,不仅方便了滇金丝猴“走亲访友”,同时也保障了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云龙天池保护区仅仅是滇金丝猴云南四大保护区(白马雪山、云龙天池、兰坪云岭、丽江老君山)之一,保护区内目前生活着5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是其主要保护对象。每一处保护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保护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015.jpg

滇金丝猴的守护者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栖息海拔高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种,其生存依赖于健康的高山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故而完全可以将滇金丝猴群视为三江并流区生态健康和生态安全的标志。因此,设立保护区不仅是在保护滇金丝猴,实质上还是在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惠及其他动植物。

为了全面加强滇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云南首个野生动物保护网络——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于2019年7月正式成立。2020年12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对其工作做出了评价:“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一年多来,云南以加强滇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为目标,引进社会公益组织支持,投资1000余万元,为滇金丝猴栖息地实施6100亩廊道修复造林,共种植云杉、华山松、冷杉等树木63万棵。”

在保护区内,护林员、巡视员基本上都是当地村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对环境很了解。工作人员全年巡山记录不低于264天,平均每月22天以上,他们放下了小家的温暖,承担起了护林、护猴的使命。

张志明出生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利苴村,原来是猎人,1989年政府禁猎之后,很多村民开始改变自己的生计方式。张志明的好友龙勇诚在演讲时说,张志明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口头禅:“安山下扣,吃的不够,捉鱼摸虾,饿死全家。”龙勇诚对这句话的解读是:现在山上的猎物已经很少了,再靠打猎已经没法生活了,还是靠农业为生吧!生态保护背后,是当地各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保护滇金丝猴,家人的付出不太容易被看见。张志明的家人说:“他做了几十年的巡视员,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保护滇金丝猴。在山上一待便是一整月,很难照顾到家人,再加上山中湿气重,就落下了风湿病。”(《探访滇金丝猴的身边人》,2019年)

陆志松是云南省玉龙县老君山腊马格人,家在滇金丝猴保护区周边的一座山上。滇金丝猴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让他深切感受了护林员群体的孤独。“我们巡护员每个月都要一起在山里进行约15天的巡护,巡护路线很多,并且不好走,常常是大清早就出发,一天行进20多公里,查看林中是否有异常。”陆志松强调说,“在山上巡护时,没电、没网、没信号,每天山里就只有我和两三个同伴,天不亮就从山中小木屋出门,整个白天都在山上巡护,傍晚才回到山中的小木屋。”(《滇金丝猴巡护员:我做的保护工作还有意义吗?》,2021年)

滇西北的滇金丝猴保护区,护林员的情况各地大同小异。鲁茸是白马雪山保护区的护林员,每天要背着沉重的饮用水和食物穿越原始森林。为了减负,鲁茸有时候不带帐篷,累了就直接睡在大树下面。“猴子到过的地方我都到过,虽然巡视的路程不算很多,但是路太陡、太难走了,我一天也走不完。”(《滇金丝猴的守护者》,2020年)

在普通人眼里,猴子长得都一样,只有大小胖瘦之分。而在巡护员眼里,每只猴子都是独立的存在,他们会细致地观察每一只猴子,再根据每只猴子的特征为猴子取名字,与猴子真心“交朋友”。

工作者中,既有滇金丝猴曾经的敌人,也有滇金丝猴从始至终的守护者。他们大都是保护区附近的村民,每天翻高山、过草甸、走悬崖、钻丛林,捡拾垃圾、清除陷阱、科学检测。为了护住这些“绿水青山”与大自然的“精灵”,他们周而复始,不断在大自然中行走。

(责任编辑  刘笑)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