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一朵小菌子,做出民族团结进步大文章

示范

011.jpg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这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笔下所描绘的“云南味道”。每年七八月份,陆续上市的菌子总是能给云南人的餐桌增添一份来自于大自然的鲜美滋味。而对于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谷律社区大谷律居民小组的村民来说,今年的“菌味”显得特别浓郁,不仅村寨附近山头的野生菌在雨季来临之后不断破土而出,而且村里种植示范基地中的栎树菌长势也相当喜人。

8个钢架大棚、3万棒菌棒,虽然大谷律目前的栎树菌种植规模并不算特别大,但却成为该村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破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西山区借力省民族宗教委“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案例。

因地制宜谋产业

团结街道是昆明市西山区的3个涉农街道之一,地处山区,受历史地理等主客观因素影响,长期以来,谷律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同区其他街道社区相比而言稍显滞后,曾是“十三五”期间西山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在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近年来,谷律社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党委书记毕光云介绍,“十三五”以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如今,不但家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房”,而且自然村进村道路硬化率、客车通车率、自来水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等多项指标均达100%。“如果亲自到社区走一走你会发现,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几乎都是对‘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重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后摆在谷律社区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我们以西山区着力打造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为契机,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探索既能守好‘绿水青山’,又能带动各民族共同增收致富之路。目前,社区下辖的大谷律小组正在发生的变化,便是我们在探索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之路上所取得的一个新成绩。”大谷律小组组长毕汉锋介绍,大谷律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融合共居的自然村,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但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极大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群众有疑难,多方来把脉。2021年,西山区民宗局会同团结街道党工委、社区“两委”班子以及多位农业专家多次到大谷律展开实地调研考察,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发展条件、村民技能等多方面因素,最终敲定将栎树菌人工种植作为大谷律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同时,区民宗局在省民族宗教委的指导下,将大谷律作为省民族宗教委“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点进行重点扶持,整合“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乡村振兴等专项资金238.92万元用于帮扶大谷律发展栎树菌特色产业,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012.jpg

团结奋斗促增收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催人奋进。为了进一步坚定各族村民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西山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统一群众思想的工作提上日程。“区民宗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下到基层现场指导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生产能手到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学院、区乡村振兴实训学院观摩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层抓实乡村振兴、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大谷律小组长毕汉锋介绍,在此期间,区民宗局还联合街道党工委通过入户走访、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集中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惠农政策等方式,引导各民族树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思想,不断激发各族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齐心协力促进共同富裕上来,使省民族宗教委“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真正成为各族群众期盼拥护的民心工程,深入践行“两个共同”的民生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工程。此外,为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省民族宗教委、区民宗局特别指导街道、社区、小组“三级书记”组成工作专班,压实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项目落实的工作格局;大谷律则自发安排党员和群众轮流到种植基地现场值守,号召各族村民主动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全程跟踪督促。

“当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项目也随之快速推进。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拥有8个钢架大棚和3万棒菌棒的栎树菌人工种植示范基地便全面建成,与之配套的灌溉、保温、照明等设施也全部到位。”谷律社区副主任毕金国介绍,从项目初期到产出第一批栎树菌,街道、社区、小组主要负责人始终带领群众干在一线,有的村民甚至每天定时来到基地,用手机拍摄记录栎树菌的生长过程,“脸上充满了激动和期盼的神情,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每个人都期望着菌子早日破棒而出”。

一桶、两桶、三桶……水桶不够装,塑料筐补上。在各族村民的科学管理和务实苦干之下,今年5月,第一批栎树菌顺利成熟,品相优异,达到采摘标准,销售金额一举突破7万余元,成功打响大谷律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枪。8月正值栎树菌采摘的高峰期,为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解决采摘人手不够的问题,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轮番前往种植基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忙得不亦乐乎;而前来收购的客商车辆,也在大谷律的村道上络绎进出,供需双方彼此笑脸相迎,客气地打着招呼。村民毕慧美曾打趣地说,“采摘季节的大谷律热闹非凡,让全村男女老幼感觉像是在年中又过了一次春节。”

013.jpg

“7万余元第一桶金虽小,但背后却凝聚着社区各族群众辛勤的汗水,同时也让大家再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在身边,触手可得。”西山区民宗局副局长陆勇介绍,栎树菌种植除了为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新添了一只“聚宝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各族群众在接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奋斗过程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持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想在一处、干在一处、吃在一处、乐在一处,‘小小食用菌’为大谷律画出了民族团结进步最大同心圆。”

奋斗的步伐一旦迈开,前进的身影便会越聚越多。在谈及下一步的发展时,谷律社区党委书记毕光云表示,社区将在把种植基地管理好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栎树菌品相和产量的科学种植技术和方法,并根据市场行情有计划地引导帮助其他村组和农户加入到种植大军中,把“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实施好,发挥出更大的帮扶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力争使栎树菌早日成为继团结街道苹果、花椒之后的又一张闪亮的‘绿色食品牌’,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带动各族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图  /  昆明市西山区民宗局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