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关注

□  文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张睿莲  杨润

008.jpg

千百年来,云南不仅因为丰富的资源、多彩的风光、多元的文化、勤劳的人民为外界所认识,还因为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被桎梏了脱贫的步伐。云南区域性贫困、素质型贫困问题突出,贫困人口、贫困县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被党中央、国务院深深挂牵。

如何在新时代彻底斩断穷根,开启幸福新征程?

如何抢抓脱贫攻坚的时代机遇,交出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无愧时代风华的答卷?

云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以滚石上山、抓铁留痕的精神,披坚执锐、攻城拔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毅力,立下军令状、拿出硬措施、倒排时间表,向贫困发起大决战!

看今朝,高原巨变!

望前路,凯歌高奏!

009.jpg

▲依托怒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活在怒江两岸的农民靠山吃山,办茶园、采春茶,念起了致富茶经。怒江报社 高玉生 摄

承 诺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在亲切会见独龙族干部群众时,嘱咐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殷殷嘱托,拳拳爱心。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全面开启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时代画卷的一个瞬间;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云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向党中央、国务院立下“军令状”,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历史使命、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回应全省各族人民的期待,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致富奔小康,从磅礴乌蒙到雪域高原,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云岭大地处处掀起决战脱贫攻坚、推动跨越发展的热潮,“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的承诺响彻彩云之南的村村寨寨。

010.jpg

▲福贡县鹿马登乡拉马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和伟 摄

践 诺

这是一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也是奋进跨越的交响曲。

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略为根本遵循,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发力,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建立了组织动员、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合力攻坚、监督检查、考核评估“七项体系”,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方力量、多措并举的大扶贫格局,健全了“党政主责、部门同责、干部主帮、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凝聚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澎湃伟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谱写了脱贫攻坚的奋斗之歌。

上兵伐谋,谋定而后动

全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行省、市、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负责制和行业部门“一把手”责任制,以“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搭建组织领导格局。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全省总指挥,建立落实“一月一分析、一月一研判、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建立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实施要素资源全额保障,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各级各行业扶贫主责部门每年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细化实化目标任务,层层立下“军令状”。创新实践行业扶贫定职责、定政策、定计划、定资金、定考核“五定”法,让“省负总责”既体现在组织领导上,也压实到各行业各部门。

方略为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牢牢把握精准这个核心要义,省级累计出台277个政策制度文件,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工作逻辑,探索实践“六清”和“六定”,全省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9万户752.8万人,全面做实122个县(市、区)项目库、1312个乡(镇)路线图、12137个村施工图,形成了省、市、县、乡、村脱贫攻坚一盘棋、一本账,从根本上解决政策措施“一刀切”、工作落实“大呼隆”等问题。落实尽锐出战要求,全省累计派出4.85万名第一书记,19.47万名驻村工作队员;2.6万个部门(单位)挂联88个贫困县、挂包850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74.83万名干部职工挂帮187.1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涌现出高德荣、朱有勇等脱贫攻坚“时代楷模”,104名扶贫干部在扶贫征程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广大基层扶贫干部用自己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011.jpg

珠海对口帮扶怒江,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让群众能够在珠海打工挣钱

啃下“硬骨头”,先攻最难处

2016年,制定实施“镇彝威”革命老区、怒江州、迪庆州、边境地区、“直过民族”脱贫攻坚5大行动计划,先行攻坚难点。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制定《云南省全力推进迪庆州怒江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统筹全省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力量,聚力攻克深度贫困。时任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分别挂联属于“三区三州”的迪庆州、怒江州,挂包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镇雄县、会泽县。27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个省级领导挂联、一个重点任务清单“兜底”、一个监测体系跟踪,每县都有上海或广东的1个区县结对,3个省直单位、1家省属国有企业挂钩以及一支5人以上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创新“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模式。2015年以来,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烟草专卖局(公司)、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招商局集团等企业集团,累计到位帮扶资金73.9亿元,倾力参战、倾情帮扶、倾心支持。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促进”

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重要指示和对云南提出的“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求,制定《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和实施《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总钥匙,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179个行政村进行整村推进、整族帮扶,把全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中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作为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对两州的项目资金补助标准按其他地区的1.5倍安排,继续协同配合省教育厅等部门率先在迪庆、怒江两州实施14年免费教育……云南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来守护,在发展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灿烂绽放在云岭大地。

让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让保障与监管、充分赋权与精准使用、绩效考评和审计监督同步并举。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实行加强保障与加强监管同步,充分赋权与精准使用同向,绩效考评和审计监督并举。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2015年的13.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3亿元,年均增长47%,累计达183.28亿元;2016年至2019年,全省累计整合中央和省级涉农资金(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00多亿元,确保足够的“真金白银”支持脱贫攻坚。

012.jpg

独龙族人民喜迎新春 张素云 摄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

以大扶贫格局为依托,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多方协调、全面对接,推动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云南脱贫攻坚前线聚焦集结。上海市和广东省倾力开展智力帮扶,投入财政援助资金88.6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27个,带动建档贫困人口125.66万人。全面开展“携手奔小康”活动,88个贫困县分别与上海市15个区和广东省珠海、中山、东莞3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无数的贫困乡镇、村寨、家庭与帮扶省份和单位形成结对帮扶关系。联结起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浓浓情谊,书写了山海牵手的情深意重。2016年至2019年,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5.92亿元,引进帮扶资金57.83亿元。4888家企业、商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1.41亿元。以消费扶贫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通过“以茶为媒·精准扶贫——‘10·17’扶贫茶助推脱贫攻坚”全国公益活动,组织“拼多多”与定点扶贫单位、贫困县签订消费扶贫三方协议,推动政策、资源、市场聚合聚变,逐步搭建起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消费扶贫平台。

严格监督考评扎紧制度的笼子

建立健全多方用力、同向发力的监督考评工作机制,全力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省委把脱贫攻坚考核纳入全省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省对州(市)、县(市、区)、行业扶贫、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考核管理机制和贫困退出工作机制。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巡视必查重点内容,实现88个贫困县巡视全覆盖。实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挂包部门与州市县捆绑考核,既追究主体责任,也追究连带责任。综合运用通报、约谈、问责、组织调整等方式,立起脱贫攻坚必须全面从严从实的鲜明导向。省政府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贫困县进行全覆盖审计。省纪委省监委建立健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5项机制和贫困县纪委书记工作例会、定期通报“白榜”“红榜”等制度。省人大扶贫开发执法检查、省政协专题协商议政、8个民主党派省委民主监督持续深入有效。

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激发正能量

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2019年提拔贫困县党政正职11名、乡镇党政正职61名,累计分别达21名、128名,提拔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4641人,是上年的5.6倍。做实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落实脱贫攻坚荣誉表彰制度,多措并举,保护和激发扶贫干部“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

013.jpg

昭通苹果 柴峻峰 摄

兑 诺

5年来,全省“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613.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年均减贫超过12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7.09%下降到1.32%,8073个贫困村出列,8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15年至2019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70元增加到10771元,年均增长11.1%。“直过民族”聚居区实现社会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千年跨越”,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已经整体脱贫。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做到了一个贫困群众不落下、一个少数民族不掉队,兑现了初心与承诺。

回望2020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千百年来云南人民摆脱贫困的梦想即将实现!

迈步2021,云南将从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产业、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执行落实,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责任等方面着手,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带领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