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文化铸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注

011.jpg

▲芒市一小学校推广国学教育

德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团结中的精神纽带作用,推动文化交融互鉴、传承发展。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分析了中华文化的内部关系,他指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正是德宏各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生动揭示,为德宏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文化为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陇川的户撒乡,有著名国家级非遗项目阿昌族户撒刀。尽管因户撒而得名,但这一工艺文化的根基却从没有局限于户撒,也不只限于阿昌族。它的历史和现状,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共同”的重要阐述。

户撒刀的起源就体现了中原与边疆文化上的交流交融。据传说,户撒刀有600多年历史,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当时沐英西征至德宏,留下了一部分人在户撒屯垦,而正是这些从中原来的军人把打刀技术传给了当地阿昌族。

熟悉户撒乡情况的阿昌族副乡长刀金彩,讲到各村寨户撒刀的起源时也追溯到了沐英的西征。“明代沐英将军把他的兵工厂建在我们这儿,为了不让这个手艺失传,他把制刀的不同技术环节分给不同村寨传承。”

刀金彩的这个说法,或许未必准确,但却立足于诠释户撒刀工艺传承的现状。刀金彩说,“户撒刀是流水线的作业,既各有专攻,又深度协作。”显然从工艺角度,户撒刀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互助与交融。

“打刀的是一批人,做木质刀鞘的是一批人,做刀鞘银饰加工又是另一批人。”刀金彩总结说,即使都打刀,传统上也各有专长,有的擅长制生产用刀,有的则擅长工艺刀。

这些传统形成的分工,通常按村子进行。比如,隆光村过去就擅长做厨具刀、镰刀、砍柴刀这类生产用刀,而潘乐村、腊撒村、芒丙村过去则更擅长做工艺刀。同样做刀鞘,户早村委会户昔村小组以制作木质刀鞘为主,而明社村则主要负责做木质刀鞘的银饰加工。

012.jpg

户撒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项老赛在指导学生

分工如此明确,且分散在各个村寨,户撒刀产业靠什么互相协作?传统上就靠集市。几年前腊撒村的户撒刀国家级传承人项老赛在昆明参加省民族宗教委的“百名人才”培训,我们的采访报道中就详细提及了这个市场机制。“过去,我们把刀身打好就带着去赶集,在集市上找人做刀鞘。”项老赛说。户撒乡虽只是一个乡镇,但境内集市很发达,全乡有4个集市轮流赶集,5天赶一集市,轮流下来一个集市周期,只有1天没有集市。发达的集市显然为分工协作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走完所有制作流程的户撒刀,开始流入更大范围的市场,成为各个民族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甚至还成为重要仪式里的一部分。比如周边的景颇族就喜爱背刀,目瑙仪式上更是必不可少。这些刀基本上都出自户撒乡阿昌族手艺人之手。为了把刀卖出去,过去户撒的手艺人一个集市接一个集市地去卖刀。项老赛说,有时候要出去很久,把刀全部卖完才回来。而他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打刀,为了卖刀几乎跑遍了盈江的各个集市,尤其常去的是盈江的芒允,这段路走路三四个小时。常年在外卖刀,有时住在傣族、景颇族人家,常常是送一把菜刀或者砍柴刀当作住宿费。有的户撒手艺人,还直接把铁匠铺开到了其他乡镇、其他县市的集市旁边,更进一步融入一个陌生的地方。

户撒刀的发展史无处不见这种社会、文化的交往交融。项老赛作为手艺人的脱颖而出,一定程度上就得益于此。

项老赛告诉记者,他的技术突破跟1980年左右的一个偶然事件有关。当时去盈江卖刀,卖完后去一个商贸公司买了一个皮夹,打开后里面有一个看上去很漂亮的龙凤图案。当时项老赛已经在琢磨怎么把工艺刀做得更美观,受龙凤图案的启发,他率先在刀身上刻龙凤图案。这个尝试很成功,为他此后的不断探寻不断精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龙凤图案今天已经是户撒高端刀的常用图案,结婚需要配新刀的户撒阿昌族,也通常要定制这样的图案,文化在互鉴中更加融通。

今天的户撒刀无论锻造技术,还是造型工艺,都已经有着脱胎换骨般的发展。这个成就,就是龙凤图案这样的借鉴一次次累积的结果。户撒乡有11个村委会136个村小组,26000人,刀金彩副乡长如数家珍地说,其中6个村委会跟做刀有关,直接涉及的人据不完全统计有1600多人。而另据官方材料显示,户撒“每年打制、加工刀具的人数达300余人,年收入超1500万元”。

到过户撒之后,我们才发现,除了名气最大的户撒刀,户撒还有银佩饰手工艺、过手米线这样的特色文化,它们与户撒刀一样,都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媒介和载体,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的结果。

为考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情况,户撒乡安排我们去明社村李芒呆小组参观,这里是银佩饰手工艺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地,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银器加工制作中,支部始终以‘党支部+公司+群众’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带动群众发展传统手工业。”

我们有些意外地发现,银佩饰在户撒主要是汉族在传承,而我们参观的做得最好的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他们既给户撒刀做刀鞘的银饰,也给景颇族、阿昌族的民族服装做银饰,他们甚至还给远在贵州凯里的苗族定制苗族服饰上的银饰。

更让我们意外的是,这里的汉族女性有穿长袍盘大包头的传统服饰,去年德宏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省级互观互检时我见到过一次,匆匆一瞥,我以为是阿昌族服饰,结果这次到户撒才发现这是这里汉族的传统服饰。

013.jpg

尹氏宗祠前接受家风传承的少年

以文化铸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抗日战争时期,滇西的抗战是形成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梁河走出了几位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人物,其中李根源和尹明德为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贡献尤其突出。

李根源(1879年—1965年)是梁河人,今天他的故居已成为德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着力打造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根源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同盟会,其担任总办(相当于校长)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革命的熔炉”,以培养了朱德等一大批杰出军事人才而闻名。

滇西沦陷后,云南抗战陷入前所未有的危局。当时国民政府想放弃怒江,退守澜沧江。李根源给蒋介石的电话中慷慨陈词:“怒江之险,胜过沧江万倍。我李根源誓死要坚守怒江,与保山共存亡!”蒋介石最终被李根源说动,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怒江东岸250公里长的防线。

为了凝心聚力,李根源更是不顾年老体病、身患痢疾,坚决请求奔赴前线。抵达保山时,正值怒江溃败,日机轮番轰炸,难民如潮水般涌入,军心民心处于溃散的边缘。李根源临危不惧,安抚各方,以抗战必胜的信念和了解滇西的远见卓识,稳定了局势。他发表的《告滇西父老书》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士气,也是今天德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思想素材。

“我父老必抱定更大牺牲的决心,始能保住滇西过去历史上的光荣,始能在云南抗战史中占最光辉的一页。根源不敏,愿追随诸父老之后,同心努力以赴之。”

尹明德也是梁河人,跟李根源一样也同心努力以赴国难。他参加过五四运动,1934年班洪事件后,他因熟悉边疆事务,被当时的外交部委以重任,负责艰巨的中缅勘界谈判,维护国家主权。1956年后他又协助周恩来总理再次参与解决中缅边界问题。1942年滇西沦陷,尹明德被李根源推荐,冒死到敌占区开展对土司和各民族群众的“宣慰”工作,他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巩固了各民族团结抗战的基础,是德宏抗战中各民族团结一致,坚持爱国传统的重要见证者。

李根源和尹明德的事迹,都是德宏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来深度挖掘过的思想资源,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德宏容易被忽略的一面:德宏不仅有边疆各族人民守土固边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传统,而且还把这种传统根植于中华文化这棵大树上,而李根源和尹明德他们的成就,就体现了近代德宏教育之发达,中华文化底蕴之深厚,以及文化育德铸魂的重大意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塑造灵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域。德宏把创建工作落实到家的维度、宗祠这样的空间,打造了德宏州家风家规传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尹氏宗祠和罗氏宗祠等系列示范点,是创新的做法。

尹明德所在的尹氏家族,1437年(明正统二年)迁徙至梁河一带开始建村,至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秉持“忠孝系世耕读传家”的传统,尹氏家族在边疆民族地区多从事文教工作,兢兢业业地扮演着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儒家文化的传播者。

“我们不仅要倡导家族的和睦团结,更要把我们这个家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随时代而更新的尹氏族规明确地表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与决心。现今的尹氏宗祠于2004年迁建,2017年8月,被梁河县纪委列为梁河县传统家风家规传承教育基地,2018年被命名为德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宏州家规家训家风传承地、德宏州职工“和谐家庭·好家风”教育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28日结束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德宏把一向强调德育的宗祠,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有关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通过家这个文化传承的空间,探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益尝试。

(本文图片由杨帮庆、龙成鹏、朱熙、刘涵、窦铮、李雨洋、罗今、尹兴艳、吴娟娟、郎琴和德宏州创建办提供,特此鸣谢)

(责任编辑  刘笑)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