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守护陶土芳香 传承非遗文化——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省级传承人田静

人物

◆文·图  /  程铠

033.jpg

传授技艺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我始终坚持认为,无数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一定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站在位于建水县那座专注于紫陶制作和技艺传承的窑坊——田记窑里,用心擦拭着自己作品的田静这样说道。而这句话的背后,是她20多年非遗传承之路的最深感悟。

每次和田静面对面,一把紫陶壶、一撮普洱茶、一个紫陶杯,都会将关于非遗的对话衬托得古色古香又韵味无穷,在氤氲茶汽中,一个个关于建水紫陶的传承故事就如茶香一样弥漫开来。

记忆深处的“非遗”

“为什么要做紫陶?”

田静觉得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因为“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要让一个人爱到骨子里,它一定有积淀、有熏陶、有传承。

田静最初接触到紫陶是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那时,她经常跟着爷爷到建水古城朝阳楼玩耍。当爷爷跟友人“侃大山”的时候,田静就到处疯跑。跑到口渴了就去找爷爷要水喝,爷爷总是双手捧着紫陶壶一点点喂到孙女嘴里。当水喝干、时候也差不多了,爷爷就一手拎着紫陶壶、一手牵着小田静回家。“这在当时就是一种舒适而惬意的时尚生活。”田静回忆,每次回到家,爷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擦拭紫陶壶,再小心翼翼放到不容易触碰得到的地方,才开始做其他事情。

除了爷爷的紫陶壶,还有一件事让田静印象至深。

有一次,她被一个小陶器店里琳琅满目的紫陶制品深深吸引,在与店主攀谈中,她得知,这些美丽的陶器都出自一个叫碗窑村的地方,“由此一直心向往之”。

“为什么爷爷对紫陶壶如此爱惜?”“为什么紫陶壶里倒出来的水那么好喝?”带着这些“童年疑问”,长大后的田静走进了建水县碗窑村。

当时碗窑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是远近闻名的穷地方,在当地甚至有着“有女不嫁碗窑村”的说法。当田静带着好奇来到碗窑村寻访的时候,面对陌生的面孔,村里的许多制陶师傅一脸迷惑,“女孩子家学什么不好,要来学这个?”

每当吃一次闭门羹,田静就“厚着脸皮”另找一家,直到一个老师傅被她的诚意所感动,撂下一句“跟着来玩玩吧”,田静这才得以留了下来。

当时,做紫陶不能当饭吃,师傅除了做陶,还要从事农业生产。一个人待着的时候,田静将碗窑村的历史了解了个遍。“碗窑村的诞生应与历史上的军屯有关,而建水紫陶就是中原地区的文化与边疆文化的结晶。”就这样,随着对紫陶了解越多,田静越来越醉心于有着“千年历史”的建水紫陶,下决心刻苦钻研。

但彼时碗窑村里没有专业系统的学习之处,田静跟着几个师傅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没有自己的场地,更谈不上什么工坊。在熟悉了紫陶制作基本技艺之后,她还专程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了5年的陶瓷造型设计,形成了自己的紫陶制作技艺理论体系。并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建起独立的工作室,场地、材料、工具一应俱全,让每个爱上紫陶的后来人,学艺不再艰难。

20多年来,田静以坚韧的意志和辛勤的劳动,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如今,田记窑已经被上级有关部门命名为建水紫陶“非遗”传习中心。

034.jpg

▲授牌仪式

被“非遗”改变的生活

“免费教都没人学。”

与许多非遗传承一样,兴致勃勃的田静刚开始也遭遇了传承遇冷的尴尬。2009年开始尝试收徒的时候,“发现招不到”。

“前期是天天学习揉泥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许多人坚持不了几天就跑了;但有的却是迫不得已。”田静记得,当时附近农村来的5个小姑娘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能吃苦。直到有一天她们的父母来了,田静才发现事情不简单。“我一直以为只要肯吃苦,一定可以凭一技之长养活自己。但孩子们的父母却不愿意让她们继续学艺,因为家里太穷,需要她们回去为家里分担一些负累。这些小姑娘被父母拽走时,眼里满是不舍。”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田静的心。

于是,她开始改变传承之道,对愿意来学艺的学员,不但不收费,还每天给予30块钱的补助,一下子解决了学员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这些学员学会了手艺后,就可以转成学徒工,发学徒工工资。“比如刻填技艺40元一天;刻得好了,一天60元、80元、100元……现在都有200元一天的学徒工。”有收入就有动力!

紫陶制作技艺有108道工序,至少要10年的磨炼才能全部掌握,但是先学部分技能就可以谋生。比如,“刻填”就是一项很适合女孩子的技艺,学起来并不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在田静的坚持下,10多年来,田记窑前后培养出了500多位紫陶手艺人,他们的收入每月在数千元不等。“给别人一根拐杖,撑起的只是身躯;给别人一个理想,撑起的则是他的整个人生。这是‘非遗’给农村青年带来的机会。”

改变贫困青年的人生和命运,是田静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

年轻时在学艺过程中,老一辈艺人也教了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每次做陶器剩下的泥料,师傅都让她收集起来下次再用,而不是随意丢弃。直到今天,她也这样要求自己的每一个学员。“希望学员从点滴开始,守正初心,方得始终。”在她看来,学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来学点谋生的手艺,这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也不能称之为弟子。另一类就是不仅沉得下心来,也耐得住孤独和寂寞,不仅学到了紫陶制作技能,更把人生哲理一点点嵌进艺术作品里。“他们才是‘非遗’文化真正的传承人,是紫陶传承的希望。”

理想撑起的人生

在田静众多的弟子中,李丹阳是一个典型。她是建水周边一个彝家女孩,曾远赴他乡打工。但一年辛苦下来仅有一两万元的收入,加之难与家人团聚,生活的重压让她小小年纪就变得沉默寡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丹阳来到田静的“非遗”传习馆学习紫陶制作。天资聪颖的李丹阳靠着勤奋和刻苦,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相关技艺,不仅收入增加了,还能与家人在一起,这让她感到了生活的甜蜜。“如果仅从脱贫角度来说,我对李丹阳的使命已经完成。但对贫困青年的帮扶,不能仅仅局限于收入上的增长,关键要引导他们追求美好生活。只有这样,才是扶志促扶贫。”田静说。

如今的李丹阳,不仅学会了茶道,还爱上了插花,她对生活的认识也变得与以往不一样了。“比如,过去我择偶的标准是能在一起过日子就行。但现在我希望对方要能跟我聊得来,有共同语言。”在李丹阳看来,现在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

来自屏边县的苗族小伙杨雪林,刚来的时候性格也十分内向,跟人说话都会紧张脸红。但只要一坐到工作台前,就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大男孩。在田静的培养下,杨雪林慢慢学会了敢于表达和展示自己。有一天,他说要去参加一个国内的陶瓷大赛,准备制作一个与苗族芦笙有关的紫陶文房,来展示苗族的传统文化。这个设计让田静很震惊,“因为通过紫陶来展示民族文化,恰恰就是‘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

带徒期间,让田静难忘的事例太多。来自建水县曲江镇的孙国涛,从小是被亲戚拉扯大的,所以性格上自幼沉默寡言,小小年纪就牢牢关上了自己的心扉,不愿与人交流。田静因此对他格外关心。有一天休息时,孙国涛不见了。田静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有人接,到了晚上孙国涛回来时,拎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师傅,我特意回老家采了点蘑菇,专门送来给你尝尝。”看见孩子身上满是泥水的那一刻,田静的眼泪夺眶而出,之前生的气烟消云散。“那一次我深深感到,尽管‘非遗’传承有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能这样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尤其是他的精神世界,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让“非遗”文化滋养人心

在传承紫陶手艺过程中,田静看到了文化滋养人心人性的重要性。她记得李丹阳刚来的时候,觉得紫陶制作离自己很遥远。但小姑娘做事的那份耐心让田静对她十分看好,在多年的熏陶和感染下,李丹阳最终对紫陶产生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恋。

现在丹阳每天有三件事要做,一是学习紫陶制作手艺,二是协助师傅带徒弟,三是茶艺。田静曾经问李丹阳,这三件事她最喜欢什么?“李丹阳说还是最热爱紫陶制作手艺。我希望学员跟我之间的对话,应该是手艺之间的对话、作品之间的倾诉。这种情感一旦萌生,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相反会深深根植进乡土文化之中,最终会滋养、陶冶每个人,奔流不息。”

“非遗”文化对徒弟的思想所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让田静在震撼之余,更对“非遗”传承感到了一份责任。“散落在民间的各种‘非遗’文化,其实就是人心底深处最渴望的乡愁文化。传承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每一个人从学徒开始,一点点融入到深厚的传统文化中,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慢慢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振兴家乡。”

从2009年开始,田静便开始免费开设紫陶技艺培训班,从最初的每期六七人,到现在的每期20余人,前后已有300多名学员从培训班结业,走向社会,实现着手艺人的价值。

田静于2018年底成立的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如今已成为云南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特别希望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为保护与传承建水紫陶传统技艺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有“非遗”

近年来,田静走访了许多职业中专。在一些贫困县,她发现职业中专开设的课程很多都是保姆、育婴师一类的专业。“这些专业学成之后在当地就业机会是比较少的。”田静的思考是,云南有很多植根乡土的“非遗”技艺,可不可以在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这样既能解决传承问题,又有助于打造地方特色手工业,促进本地就业和乡村振兴。

在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田静所提交的提案内容,好几年都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增设“非遗”技艺传承专业有关。让田静底气十足的是一组统计数据。2004年时,紫陶制作行业从业人员只有几百人,如今,建水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已达到近2000户,从业人员接近4万人。曾经几近没落的碗窑村已经聚集了大大小小近千家紫陶作坊。“我希望将自己的传习中心建成非遗守正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模板,为社会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和思考。”

在建水紫陶上钻研20多年的田静,既深知非遗传承的艰难,又了解非遗在乡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传承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展开的。当看到亲戚朋友靠手艺挣钱盖房买车,每个人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也会随之高涨起来。有了人才,乡村振兴才不是一句空话。”2019年底,在田记窑、陶茶居、传习中心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田静特意在田记窑中辟出一方小天地,鼓励青年学徒成立合作社。

在她看来,学成出师的年轻人中,不少都希望能自己创业。但是创业伊始,设备、场地、材料、销路都很缺。“我希望‘扶一把’这些有想法的年轻人,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支持,帮助他们在创业伊始站稳脚跟,为青年注入一股改变家乡的正能量。青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当他们有了理想和信念,国家也才会有希望。”

(责任编辑  刘笑)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