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融合

观察

◆文  /  云南民族大学  李若青

2月28日,云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是民族团结、关键是发展进步、目标是示范引领,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细做扎实。要始终铭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价值意蕴

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对云南建设发展提出的希望和嘱托,也是党和国家赋予云南各族人民新的使命与目标。201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珍视“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牢牢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始终把民族工作摆在全省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定位,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展现出新气象、谱写了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的理念,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各民族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明显提升,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族群众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教育卫生、医疗救助、保险服务等更加完善;各民族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优秀文化的浸润效果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渠道畅通,民族团结局面更加巩固;民族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示范区建设步入法治化轨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彰显出共同意志、展现出共同风貌,凝聚出共同力量、呈现出共同追求,体现出共同利益、构筑出共有家园,增进共同性成为示范区建设实践的鲜明特征和价值体现,成为云南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的有益示范。

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价值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我们党民族理论政策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更高阶段,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动力和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各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是今天56个民族的总称,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四个共同”到“四个与共”,其价值内涵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生命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多样”到“共同”的生成规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交流”到“认同”的政治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念”到“实践”的互动融合。

云南明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作为检验示范区建设成效的最根本尺度,要求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共筑思想根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建美丽家园,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步伐;共守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创善治良序,增强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共护边疆安宁,守住民族领域安全底线……“五共行动”传承了“家国天下”“国之大者”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诠释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理念,表明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云南担当。这无疑体现出云南各民族从区域共同体融汇进国家共同体、从思想共同体推进到行动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云岭大地、浸润入各民族群众心间,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奋进新征程,成为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的新典范。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征程中实现价值融合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仅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也是各民族获得共同发展繁荣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前行,蕴含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追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强的思想基础;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取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历史成就,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断解决区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实的经济基础;中华民族对共同体身份的高度认同,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战略要点。?

云南实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小康,正率领26个世居民族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缩影的云南,解决好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全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稳固有着重要的示范影响。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云南新征程中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云南各族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并进所追求的坚定共识;“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充分体现出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的崭新格局;“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是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的方向指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云南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鲜明的文化标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是云南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一贯的共有认同;“兴边守边固边强边固防富民”是云南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活的实践体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是云南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开放的格局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则是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有的集成模式……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信念追求、共同的文化精神、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使命担当、共有的精神家园,无不体现出云南新征程实践中“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深刻回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必然”,示范区建设新阶段深化了中华民族历史观与“五个认同”,融合内化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和价值、透视出示范区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利益追求和目标取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的价值内涵更加厚重、意蕴更加深远。

(作者:李若青,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政策实践、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研究。)

(责任编辑  赵芳)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