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启航做示范
云南的各民族群众就像同一屋檐下血脉相通的一家人,你帮衬我,我支持你,共同追求更好的生活。不但要过上有屋有房有余粮的富足日子,还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在富足的日子中乐呵;不但要一家人都和睦乐呵,还要每天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便是“云南现象”的核心理念之一。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云南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大家庭的缩影,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实践中探寻出一条适合国情实际的解决民族问题之路,无疑是一项关乎至深的国家战略。
“云南现象”即出自于这种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并坚持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云南是践行这条道路的成功典范之一,创造了许多民族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民族团结和谐的“云南现象”。
从云南践行的支撑点看,60多年来,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是4700万云南各民族兄弟众志一心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全面正确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从云南践行的推动力看,正是因为云南多年来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坚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坚持“以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边疆繁荣促进边疆稳定”的发展路径,坚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建构,坚持“不懂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不称职”的组织保障,才使得云南闯出了一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跨越式发展路子来,才有了党中央赋予云南的重大历史任务: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11年5月,国务院在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同年9月,习近平同志批示:为把云南建设成中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2012年12月,国务院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召开“云南省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专题汇报会”。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是全国民族工作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再次明确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并对“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要部署。建设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民族工作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对云南民族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更高要求,是新时期云南发展的三大战略定位之一,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让各族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五年来,云南,正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重大实践,把示范区的工作做到细处实处创新处,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都能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
五年来,云南,正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总体抓手,统筹云南跨越式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为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做出贡献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谱写着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在云南,漾濞县罗里密村,一个曾经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如今仅仅烤烟和核桃两项种植带来的收入,即可实现人均年入8000元以上。更可贵的是,在迎接现代文明的同时,还保留了一份古村落的深沉敦厚。
在云南,楚雄市紫溪彝村的张志华操持着农家乐,面对每天不少于四五桌的客人,她说:“现在的日子‘赞’(楚雄彝语,“好”的意思),一村的彝族人家一半以上都有车了,这日子真是扎实地‘赞’啊!”
在云南,麻栗坡县下戈主村村民李正刚结束了他的打工生涯,买了7头母牛,种了2亩象草,“3年后,牛能养到40头,年收入能超过3万元呢!”
在云南,只身前往城市打工的维西县永春乡傈僳族女孩雀林芝在“职业教育全覆盖”的惠及下,不仅喜笑颜开进入了迪庆民中就读护理专业,还能拿到每学年2500元的生活补助。
在云南,弥渡花灯《山村·小河·月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来自美国斯达拉艺术中心的斯特拉·高拉女士连用5个“Very Beautiful”(非常美)来形容她的喜爱。
在云南,景洪市民族中学,一套看似简单的课间操汇集了编创人员的智慧,动作的灵感来源于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和布朗族四个少数民族,把他们在劳动、舞蹈中的动作融入其中,充满了浓浓的民族韵味。
彩云之南,26个民族,亲如一家,情同手足,正携手共建,奔向那“满满富足、直直腰板、亮亮文化”的新新日子。
彩云之南,五年以来,4700万云南人齐心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所垫下的一块块石头,是各民族个人、家庭通往幸福的铺路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基石。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56个民族共同来开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5年之际,以全新的《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聚力启航,努力为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