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 铭记与弘扬 ——原生态舞台艺术《圭山舞踊》记述(下)

    抗战后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云南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各界人士响亮提出“反内战,争民主”的口号,昆明一度被誉为“民主堡垒”,在这样的背景下,《圭山舞踊》横空出世。

    评论(0)

  • 丽江古城:高原上的“姑苏城”

    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衔接地段上,有一座被称为“高原姑苏”的古城,它就是丽江古城。

    评论(0)

  • “舂”出来的云南民族文化密码

    “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粮食加工方式,曾在中华大地上被广泛使用。

    评论(0)

  • 铭记与弘扬——原生态舞台艺术《圭山舞踊》记述(上)

    20世纪40年代中期,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昆明,以毕恒光为代表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界团队,彝、汉、苗等各族儿女参与,共同打造的原生态舞台艺术《圭山夷族音乐舞踊》(以下简称《圭山舞踊》),在昆明上演,引起昆明轰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与弘扬。

    评论(0)

  • 德昂族民间故事中兔文化形象探析

    在德昂族的民间故事中,兔子也有祥瑞的寓意,还是机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评论(0)

  • “黄衣阿佤”服饰调查

    生活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大寨的佤族,因喜着黄棉花织成的或染成黄颜色的布料手工缝制的服饰而自成一格,从而被称为“黄衣阿佤”。

    评论(0)

  • 铸牢民族团结根基 创造共同富裕生活

    安宁的经济发展凝结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智慧和汗水,彰显了安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佳绩。

    评论(0)

  • 云南彝族左脚舞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左脚舞是云南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源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论(0)

  • 云龙的盐:民族互动的“催化剂” 乡村振兴的“点睛笔”

    两千多年来,云龙的盐始终是民族互动的“催化剂”,其表现为以盐政管理为目的的政治互动,以食盐交换为载体的经济互动,以经济繁荣为基础的文化互动。

    评论(0)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昆明印记

    从建党初心到英勇斗争,从长征印记到抗战烽火,从奋争民主到解放号角,在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留下了鲜明的昆明印记,成为今天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评论(0)

  • 名士、名楼、名联

    湖南岳阳楼和云南大观楼都跻身中华名楼之列,而两座楼上, 各有一副著名对联,对联的作者都是云南人,一为窦垿,一为孙髯。

    评论(0)

  • 见证祖国统一的南诏德化碑

    在大理古城城南的太和村,有一座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高3.02米、宽2.27米的大型石碑,这就是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诏德化碑。

    评论(0)

  • 昆明北京路的前世今生

    一条北京路,半部昆明史。北京路的沧桑,折射着昆明城市的发展。

    评论(0)

  • 走在幸福路上

    哈巴人很有福分,他们不仅实现了生活宽裕、家庭美满,更是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跟上了新时代的前进步伐。

    评论(0)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婆娑世界
大美云南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  城市民族网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