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银匠:小锤叮当走出民族团结同心路
◆文·图 /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浩阳
新华村银牌坊
依托2022年云南大学“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云南)的预调研这一契机,笔者跟随团队到大理州鹤庆县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大规模混合式田野调查。“云南乡村大调查”以县域为研究视角,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扎根云岭大地,彰显地区特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云南力量。位于鹤庆县草海镇的新华村富裕且特殊,这个小小的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十分完善。在这里,小锤叮当,敲过千年,敲出了名满天下的银都水乡,敲出了新华村人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敲出了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时代音符。
都说“中国银器看云南,云南银器看新华”。自古以来,鹤庆县新华村就以银器加工与制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唐南诏时期,新华村的先人们便开始了银器的手工制作。发展至元代,鹤庆区域内已经有比较发达的冶炼业,有“艺开南诏传千载,誉满中华第一家”美名的新华村即是从此时开始发展壮大。明洪武年间“屯军中有善冶炼和以铜、银加工器具者,村民又习之,诸技艺均能,世代传袭”,至此新华银器融汇了中原的银器加工技艺和文化。到了清代,因茶马文化兴盛而产生的商贸交易促进了新华村金属制作工艺的发展,茶马古道贯穿南北,将滇、川、藏连为一体,新华村正处在茶马古道这条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要道节点上,独具特色又精美绝伦的新华银器,沿着茶马古道进入滇西南、四川、西藏、甘肃,甚至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亚。
藏式服装的腰部传统配饰
新华村老一辈工匠们普遍认为,最初新华匠人们掌握的手艺只是为鹤庆周边地区修补铜锣锅、铜脸盆等生活用品。后来迫于生计,“小炉匠”便跟随鹤庆商帮与马帮的足迹,前往云南省内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俗称“走夷方”。早年间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小炉匠一根扁担就能挑起所有的家什工具。小炉匠修补铜器时,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时常拿出祖传的老银饰,询问他们能否修补或是重做。通过拆卸、组装各类少数民族传统银饰,工匠们学习首饰的结构和制作工艺。在摸索中逐渐掌握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哈尼族、苗族、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银手镯、银耳饰、银挂链、银烟盒、银腰带、银项圈、银酒杯、银茶托、酥油灯、佛龛等首饰、配饰、生活用品以及宗教用品的制作工艺。他们勤于学习,博采众长,打造出了富有深厚中华文化内涵的“鹤庆银匠”品牌,以独特的方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起初,新华银匠并不擅长加工藏族群众喜爱的银器款式,更善于处理粗坯、开片拔丝等具体工艺。新华工匠通过手艺交换、“打下手”等方式从西藏本土银匠那里学习并改进了藏式金属表面最常使用的装饰技法——錾花工艺。随着不断学习,他们熟练掌握平雕、圆雕、錾刻、包镶、掐丝、镂空、器型锻造、模具烧制等工艺技法,还在原有基础上融合了多民族的金属制品打制技巧,博采众长,使得新华银器制造上更加高效,工艺上更加精细,造型上更加美观,使用上更加便利。
在鹤庆县新华村,许多银匠都有过在西藏工作生活的经历。初到西藏的新华银匠们必须要学习了解许多藏族传统文化,明白他们所錾刻的各类饰物背后的文化意涵。在积极学习当地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华银匠也把鹤庆白族的传统风俗及民族文化带到了西藏。在早年间,由于语言不通,新华人在西藏经商时都会在自己的铺面里雇当地的藏族来做帮手,可以显著减少新华银匠与当地客户因语言不畅及文化差异产生的生意上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在西藏经商的鹤庆银匠都有许多当地的藏族朋友。白藏两族人民世代和睦共居,友好相处。新华人依靠自己纯熟的手艺和良好的信誉与当地的藏族同胞打好关系,一步一步拓宽自己的市场。他们在藏族聚居区的深度融入是其一代代人苦心经营的结果,也是其极佳手艺的最好见证。
银制藏八宝茶托
在新华村,至今仍有许多手艺人还做着专供西藏的银饰品加工生意。银器是藏族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生活用品、首饰、服装饰品和宗教用具四大类,器物类型可谓蔚为大观。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原本只有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的银制品早已流入寻常百姓家,西藏银制品的需求量大且销路稳定。调查显示,去西藏闯荡的经历似乎是新华村不同代际人的一个共同回忆,有人去过几个月,有人在那边待了几十年,“小炉匠,走夷方”不光是一种历史,更是一种传承。不少人留在了西藏,那里的新华银匠们赚到的是钱,学到的是手艺,收获的是阅历。还有许多在外打拼多年的新华人返乡后继续做银制品加工的生意,他们当年都是在西藏赚得第一桶金,如今依然保持着与藏族同胞的密切联系。现在,越来越多的银匠从新华这个小村庄走向全国各地,将融汇多民族文化的银器加工手艺带到了外面的世界。曾经匠人们为生活所迫的“走夷方”逐渐变成了“走四方”。今天新华银匠的身影还出现在了红河、文山、普洱、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在云南省外,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份也能听到新华人做手艺时清脆的叮叮当当的声音。新华银器沿着茶马古道,流传千年,蜚声中外。新华银匠主动走向勤劳致富的道路,推动了多民族文化的交互发展,走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路。
(责任编辑 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