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云南民族古籍成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观点
文 /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 张金文

2022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明确要求“系统整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古籍文献,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古籍文献,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云南民族众多,民族古籍文献丰富,有彝、白、傣、纳西、壮、藏、傈僳、瑶等各民族文献古籍计10万余册(卷),口碑古籍约4万余种,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军事、天文、历算、民族关系等领域,蕴含着大量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人文史料。如傣文《泐史》、彝文《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记述了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补充了汉文史籍之不足,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先民创造活动的结晶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为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一、云南民族创世文化古籍记忆中的同根同祖同源

云南各民族中,流传着大量的创世神话或创世歌谣,记录了本民族起源、迁徙、生产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各民族先民远古时代的世界观和对事物的丰富想象,同时反映出各民族生产生活状况及恋爱、婚姻、丧葬、节庆等习俗,以及与其他民族在经济生活、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写实,也是最本真最原始的记忆烙印且呈现出一个明显特征,即认为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有着共同的血缘,互为同根同祖同源的关系。

彝族《查姆》(意为“万物起源”“人类古根”)及《梅葛》(记载远古大洪水之后,兄妹俩成婚生育繁衍了今天汉族、傣族、彝族、傈僳族、苗族、藏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先祖),哈尼族创世神话《天、地、人和万物的起源》《葫芦出人种》《人是怎样来的》《阿奇阿萨撮比》《兄妹传人类》《患难兄妹传人种》《豪尼人的祖先》等,傈僳族创世神话《创世纪一》《天地人》《来刹与比刹》《兄妹配偶》《洪水》《洪水滔天的故事》《繁衍人类的故事》《洪水滔天和兄妹成家》《葫芦生人》《一个瓜里的人》等,普米族起源神话《巴松吉的四个儿子》,怒族创世神话《创世歌》,独龙族起源神话《尼响》,拉祜族神话《巨树遮天与洪水泛滥》,景颇族创世神话《太阳的儿女》,阿昌族创世神话《九种蛮夷是一家》,佤族创世神话《青蛙大王与母牛》及起源神话《七兄弟》,布朗族起源神话《兄妹成婚》,基诺族神话《基诺人的来历》,德昂族创世神话《祖先创世纪》及起源神话《天王地母》《葫芦王》《七兄弟》,壮语南部方言神话《巧匠造木人》,白语中部方言传说《开天辟地》,蓝靛瑶支系方言神话《伏羲兄妹》,布依族神话《相公雷公》,回族云南方言神话《努哈船》,等等,均反映出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有着共同的血缘,互为同根同源同祖的关系。

二、云南民族古籍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文化认同

在彝族、白族、布依族、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扇记》《董永记》《唐王游地府》《红鱼姑娘》《唐僧取经记》《张四姐》《付罗伯寻母》《火烧磨房记》等一大批讲述中原故事的叙事长诗争相涌现。这是典型的对中华文化认同、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献经典。

2.png

三、云南民族古籍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云南民族古籍中的汉字体系型文字文献经典

有一部分民族在和汉族交往交流过程中,通过模仿汉文字,在其基础上增损笔画等方法,造出了本民族文字,并用这些文字记录下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们称这一类民族文字为汉字体系少数民族文字,瑶文、方块白文、古壮字均属于此类。这类汉字体系民族文字的出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见证。现翻译整理了壮族《唱唐皇》《毛洪歌》《文龙与肖尼》《唱舜儿》《董永》《唱三元》《申公豹》《唐王请经》《唱功曹》等;白族大本曲《柳荫记》《白蛇传》《秦香莲》《西厢记》等,再现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学习与相互吸收,共享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成果。


(二)云南民族古籍中的交往交流交融

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古籍文献,有彝族《唐王游地府》《西游记》《劝善经》,白族《梁山伯与祝英台》,壮族《董永》,藏族《大藏经》等,这些古籍文献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反映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古籍文献,有壮族《粤风》《布洛陀》,藏族《萨迦格言》《大藏经》,傣族《西双版纳大勐笼傣文碑》等,均记述了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四、充分发挥民族古籍工作部门的作用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主要承担组织、协调、联络、指导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翻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制定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和保护法规,建立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库等职责。

近年来,省民族古籍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讲话精神,始终将做好民族古籍保护工作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稳步开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1.png

云南省民族古籍办图书捐赠仪式

(一)开展民族古籍普查征集抢救保护,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珍贵古籍。云南抢救保护了各民族文字古籍3万余册(卷),口传古籍遗产1万余种,有81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先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省民族古籍办收藏的18部少数民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二)组织实施完成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先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云南各民族卷”编纂出版工作。编纂影印出版《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100卷)等民族古籍珍本。

(三)加大民族古籍展示宣传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助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做好“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暨保护成果巡展”,举办“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少数民族古籍遗产暨保护成果特巡展”。

(四)开展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翻译整理出版。出版“云南民族古籍丛书”80余部、《云南少数民族绘画典籍集成》(上中下卷)、“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系列丛书之《董永记》《唐王游地府》《白扇记》等。与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协作翻译出版《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与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协作翻译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与楚雄州彝族文化研究院协作翻译出版《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0卷等。2022年,省民族古籍办主编的《盘王大路歌》出版发行。该书系《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项目、《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主要著作之一。彰显了云南民族古籍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生动再现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史实,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古籍资源。

(五)推进少数民族口传古籍抢救收集整理编纂出版。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上下)、《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上中下)、《云南少数民族叙事长诗全集》(上中下)。

(六)开展民族古籍采录识读,积极推动民族古籍数字化抢救保护传承。开展彝、傣、纳西、哈尼、普米、瑶、藏等民族古籍编目采录识读整理工作,积累了一大批珍贵民族古籍数据信息资料,抢救了大批濒危民族古籍遗产;建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数据库平台。

省民族古籍办计划用5-10年的时间,编纂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对云南26个民族的文字文献古籍和口传古籍约20部(册、卷),每年计划抢救、整理、出版3部。该书系分为:同根同源同心篇、交往交流交融篇、互学互鉴互享篇。2022年项目获得批准,编纂出版“同根同源同心篇”卷1、卷2,“交往交流交融篇”卷1。2023年拟编纂出版“同根同源同心篇”卷3,“交往交流交融篇”卷2,“互学互鉴互享篇”卷1。《葫芦同结架——蕴含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傣文古籍汇编图录》获得了2022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立项。该书将收录具有代表性的12部傣文古籍珍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傣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历史,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  方绍荣)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