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育: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机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既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作为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我们应立足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进路、育人场域建立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共育”机制,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各展优势,形成互动高效、配合密切的育人合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归属,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夯实思想基础。
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主体。高校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阵地,其中公共课和专业课主讲教师、党团学工队伍、校园管理服务人员、大学生朋辈群体是阐释与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力量。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阐释力和现实转化力、在事关民族问题特殊事件中的认知引导力和情感感召力,以及在学习生活日常中的平等和谐环境营建和团结互助榜样示范,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认同。家庭作为基本社会单元,父母亲人是营造与传承良好家风、言传身教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主体。以“五个认同”为价值指向,家长可以结合文化传统、历史事件、现实生活与自身家庭教育基础,积极展开生动而具体、亲近又深入的家庭教育。如家长可以通过同子女共游祖国大好河山,走进民族地区了解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共读共赏共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观看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和社会变革纪录片,理性分析社会热点事件并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社会宣教主体以切近大学生的形式进行社会环境营建、政策宣传、活动开展、文化浸润、情感濡染等,推动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邀请大学生熟知的优秀青年代表担任形象大使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用贴近青年话语的宣传文案及时更新社会公共文化空间;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短视频制作、手游开发、LOGO征集、服装秀、美食嘉年华等组织民族文化活动;在公共传播平台设置专场就青年学生对民族工作的理解难点和困惑进行针对性解读与回应等,让大学生在社会参与的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正向强化和有力动员,学校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提供专业支持,家庭则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建构情理互动,三者互补支持、互为共进,从而形成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体合力。
建构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文化涵养三向互动的协同育人进路。一是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讲清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立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民族教育专门课程,讲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讲透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政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解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在不同时期党的理论创新中解析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脉络中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在爱国主义、道德法治等内容中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维度与边界,以及对关乎民族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解读。二是以校地合作为通道,强化地方资源的教育支持效用和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可以借力当地民族教育资源,包括地方习俗、名人故居、历史事件等文教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并作为校本实践项目固定下来以发挥长效作用。同时,高校亦可通过助力地方发展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即将学校人才智力资源通过协议合作、对口支援、扶贫扶智等方式转化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让大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实践切实体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意。三是以文化涵养为依托,引导大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如硬环境上宏观布局与细节点缀的寓情于景,软环境上通过学校公众号、官方微博、主题网站、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媒介进行民族文化内容投放,定期组织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研学活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日常濡染和专题强化相统一。同时,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艺术与民族节庆活动进校园,让大学生在民艺民风和礼俗仪典体验中提升民族文化修养。
建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的三维并举协同育人内容。其一,立足政治制度与政治利益提升政治认同,通过回溯历史与分析世情国情解读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的政治价值。如从民族团结与分裂影响主权国家兴衰的正反对比中激发大学生对伟大祖国历经磨难走向独立自强的珍视从而自觉维护国家总体安全;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策制度与实践成效中引导学生认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二,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为支撑的文化认同。具体而言,立足内容同源、价值共契、实践同向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一致性,引导大学生将二者统一于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文化表征要素、新兴传播媒介中嵌入传统文化关于大一统思想、和合精神、天下己任观念等精神元素,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为线索,推动大学生在标识红色革命精神的影视音乐、文学作品、历史记述、场馆遗址、纪念活动中感受各民族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激发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其三,遵循大学生情感认同的发生规律,通过积累情感养料夯实共在基础、唤醒情感记忆激活共鸣内容、深化情感交流催生共情境遇、提升情感体验推动共同行动,在认知、情感、行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认同。通过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进行个体人物聚焦、区域发展叙事与整体复兴判断,在个体梦和中国梦的相互照见中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使大学生认识到个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依存;通过大型纪念活动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国际活动承办中的大国形象演绎如北京两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唤醒大学生的集体记忆,让个体直观感受升华为群体情感共鸣;以民族文化之旅解码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风土人情,在群际接触和互动了解中实现情感迁移与相互感染;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通过支教支农支医、民族政策宣讲、民族文旅推介等深度参与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建构物理空间、知识空间、人际空间三度融合的协同育人场域。立足“外形象征”和“内陈寓意”构建物理空间。如利用建筑物的形状外观、配色布景和功能承载等传递人文气息,通过建筑物的内部陈设、结构布局等所烘托的人文氛围使大学生濡染其中。以“大思政”为牵引搭建知识空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要”课程,但不能变成“单一”课程,而是以之为“梁柱”建构起“公专结合”“显隐结合”“虚实结合”的“大思政”知识空间。如以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和民族教育专门课程、专题讲座、专业研究相结合构建知识传授空间;以直接的理论学习与民族文化体验、民族课题探究、民族发展参与相结合构建知识导引空间;以实体接触、实物展陈、实事讲述和虚拟媒介互动、虚拟平台呈现、虚拟情境展演相结合建构知识传播空间。立足平等开放、亲近和谐的价值原则构建人际空间。如高校在学习与生活安排上实行各民族学生混班、混宿,通过缩小交往距离以增进了解,实现朋辈互育;非民族地区高校为少数民族学生配备专门的学业指导老师和专兼职辅导员,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和行为人格示范以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2022JKTZ005)、2021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2021GJ019)和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7YJC710089)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