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互动的创新——丽江古城文化院落
一、原住居民外迁的境况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这座位于横断山脉中的遥远边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获此殊荣的两个古城之一。古城有居民6269户25379人,其中纳西族16999人,占总人口的2/3。
千百年来,丽江古城以其博大的胸怀和文化包容力,广采博纳各种外来文化,使丽江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相融共存又不失个性的乐土。形成了融会着汉、纳西、白、藏等各民族文化精粹的古城文化,而各族移民也入乡随俗,学习当地的习俗、礼仪等,久而久之变成了新的丽江人。
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促进了丽江的旅游,使丽江古城成为我国最热闹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大大提升了古城的房价,丽江古城大研镇的原住居民逐渐把自己的住房租给外地商户,搬迁到古城外现代式的小区里居住,现在依然居住在古城的原住居民已经所剩无几。
丽江古城原住居民的迁走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地发展,当然也有人想要躲开旅游的嘈杂和喧闹。尽管对这个现象争论激烈,但原住居民外迁的脚步却日趋加快。古城住宅属于私人财产,主人要租给客商经营,这个是他们的自由,租出去了,自然他们只有搬到古城外新社区买房另住。
笔者多年前曾去过平遥古城,听当地人介绍,平遥因为居民过多,有搬迁一些居民到古城外面的计划。这和丽江古城有较大差异,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的资源是古城墙、老商号、钱庄、衙门等历史文化遗产。而丽江古城原来最为突出的特色是从日常化的市民生活中可看可观的各种纳西民俗。
笔者也曾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探讨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如何面对旅游大潮等问题,在当下全球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各国各地都在探索自己的路,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这就意味着各国世界文化遗产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具有创新性的行动,探索自己的保护与发展之路和文旅互动之路。
二、丽江古城文化院落的问世
面对原住居民不断外迁的状况,丽江古城保护管理者们坚持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来谋划和推进丽江古城保护工作。申遗成功以来,丽江古城累计投入保护资金47亿多元,实施了“三线”“两管”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一系列保护性工程。丽江古城与全球遗产基金会合作,把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299户传统民居、236个院落进行恢复性修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丽江古城管理局经过深思熟虑,酝酿了一个建设古城文化院落的计划,具体做法是把古城属于公房的老宅充分利用起来,逐渐推出一系列展示和保护丽江古城和丽江优秀传统文化的计划。
丽江古城的住宅大部分都是私人的房子,其中3%左右为公房,归属管理方。从2007年开始,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和丽江古城管理有限公司下了“血本”,拿出一部分公房,专门用于文化院落的建设。这些文化院落主要作为文化窗口对外展示丽江古城文化,一个文化院落,从人员工资、房屋修缮,到设施设备的维护,以及院内的水电费用,一年的投入就在40万元左右。如果要靠经营者自己的盈利来维持是不可能的,为了维持这些院落的正常运转,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和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每年都会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文化院落的筹建、运营和管理。从这一点看,丽江古城管理局扶持文化院落的决心和魄力是很大的。迄今为止,丽江古城不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挖掘弘扬、保护创新力度,先后推出了30个特色文化院落,形成了文化院落集群。
第一类文化院落推出了名人故居,包括徐霞客纪念馆、方国瑜故居、周霖艺术馆、王丕震纪念馆、洛克(Rock.J.F)纪念馆、顾彼得(Goullart.P)旧居。
第二类文化院落是关于历史文化保护,包括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北馆与南馆)、文昌宫(洛克印象馆)及观景台、丽江指挥部纪念馆、滇西北解放区根据地暨边纵七支队纪念馆。
第三类是文化学术内容与书店结合的院落,包括雪山书院、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三联韬奋书店、诗云书社、十月文学馆。
第四类是聚焦纳西民俗文化的院落,包括喜鹤·纳西人家、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天地院(丽江市纳西文化传习协会)、银文化院落、老木艺术空间、接风楼“纳西艺苑”、天青阁东巴青花瓷器馆、丽江古城饮食文化传习院、同心阜马帮博物馆。
洛克纪念馆
三、古城文化院落形成的文旅互动新生态
古城文化院落的形成,促成了丽江文旅互动的新生态和新局面,大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古城原住居民大都已经搬迁出了古城,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那游客就难以领略到丽江古城保存的优秀传统文化。丽江古城管理局推出“古城文化院落”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之举,为游客和前来研学的学者、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丽江历史文化、民俗、传统技艺、歌舞语言、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展示平台,有不少内容也融合了丽江传统的乡村文化,比如造纸、民间歌舞、东巴书画等。
在文化院落没有开办和古城原住民还大都居住在古城时,游客可以领略到日常化的古城民俗生活,但要系统地看到上述纳西历史文化的内容,也非易事。古城文化院落比较集中地展示了纳西文化的方方面面,游客和研学者在这些院落对丽江古城和纳西文化进行了解和体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一步深入到城乡社区去了解更多信息。古城文化院落起到了打开丽江纳西文化之窗的作用。笔者曾在方国瑜故居、周霖故居、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中观察和调研过,看到很多游客和来研学的师生对这些文化院落的内容很感兴趣,有的在这些院落对相关的纳西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后,进一步走向丽江的村镇进行深度调研。丽江古城的文化院落形成了丽江文旅互动的一种新业态和新的文化环境。
古城文化院落也搭建了让来丽江的游客和研学者了解丽江文化的桥梁,也打开了丽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位于新义街百岁坊56号的洛克纪念馆,就是约瑟夫·洛克先生对纳西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的杰出贡献的见证。洛克纪念馆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打造的30个文化院落之一。继2023年9月丽江古城洛克纪念馆获得美国缪斯创意奖(MUSE Creative Awards )之后,在2024年第十三届德国国家设计奖(German Design Award)颁奖盛典上,洛克纪念馆又荣获优胜奖(WINNER)。洛克纪念馆先后荣获两个国际奖项,是对项目设计的赞誉和肯定,也是对学者洛克为纳西文化研究保护所作贡献的褒扬。
洛克纪念馆和顾彼得纪念馆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来访者,他们在文化院落里了解到丽江文化的国际影响和国际上对丽江和纳西族的研究。据笔者了解,有些国内外大学的研学者来这里参观之后,又到位于玉龙雪山下玉湖村的洛克故居参观学习。洛克故居和洛克纪念馆这两个院落成为对“西方纳西学之父”洛克和国际纳西学感兴趣的游客和研学者的打卡点,也成为推出“沿着洛克之路”旅游路线的旅行社的必选之地。
由于这30个文化院落囊括了丽江纳西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游客和研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去参观,并进一步进行深度旅游和调研。这对当下的古城而言,增加了过去古城所没有的很多文化内涵,笔者以为这和社区博物馆群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这些文化院落有很多展示和体验的是依然还活着的民俗和文化,比如对纳西饮食文化的品尝和了解,以及这类传统记忆的展示和游客参与式的多种活动。游客和研学者可以在“恒裕公”与阿六叔聊李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到纳西人家体验一场地道的民俗婚礼或在这里举行地道的纳西传统婚礼,学习跳唱纳西民间乐舞和制作东巴纸等。
笔者2018年在接受《今日民族》杂志采访时就说过,现在能做的,应该是保留一部分空间,把传统生活、传统业态展示给游客。对于古城来说,传统留给我们更有建设性和更重要的启示是,如何在今天重新营造出一个新的古城文化,一个有当代气息、有审美情趣、有生活趣味,游客也非常喜欢的新的丽江古城。但这个新的古城文化的塑造不会自动完成,需要原住居民、新丽江人和游客合力促成。
丽江古城有开放包容的传统,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变化,所以每个时代的丽江古城都应该有它的内涵和创新。而当下古城的文化院落群的形成,是一种有创意的努力和实践,它们已经显现出丽江古城一种文旅互动新生态和新魅力,如何做得更好,让它们更具有特色魅力,与城乡社区的当代生活形成互补互动的关系,这是需要丽江不断努力和思考的。
(责任编辑 王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