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各民族共同修筑的抗战生命线

文化
文 /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刘烨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的海上和陆上交通线陆续被日军切断,仅存的中苏公路、滇越铁路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此危急关头,国家决定修建一条从云南到缅甸的公路。滇缅公路由云南省昆明市经下关、保山、龙陵、芒市、畹町,终点为缅甸腊戍,与缅甸的中央铁路相连接,是一条由缅甸仰光至昆明的交通运输线,全长1146.1公里,其中,云南段长959.4公里。滇缅公路于1937年12月开工建设至1938年8月全线通车,九个月的时间便修成了这条国际交通线,成为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国际通道。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人们都无不感叹这一伟大的筑路奇迹。这一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奉献牺牲的各族同胞。为保障滇缅公路可以按时完工,云南省下令沿线各县征调劳工,各县征召均在千人以上,滇缅公路全线每天约有13.5万人同时参与工作,最多时滇缅公路全线约有20万人在同时工作,修路期间共有3万多人英勇献身,5万多人受伤。参加修筑滇缅公路的民工有汉族、彝族、傣族、回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造就了奇迹,用血汗和生命筑成了这条抗战的生命线。

民族危亡下的征召

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云南各族人民再一次以无畏奉献的精神自发参与到抢修滇缅公路的工作中来。一位傣族兄弟回忆称:“我当时年龄尚小,只有十二岁,听不清讲了些什么,只记得是这样说的,弄转寨全部轮班去修芒黑至放马场段,每班五人,每人每次修五天,然后换第二班,所用的劳动工具、口粮、被子等统统自带。第二天我们就背着行李、带着锅碗及锄头离开寨子向‘布辛’(头人)所指定的地段出发。路上尽是去修路的傣族,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像我这么大的小孩,好像去赶集一样,挑的挑、扛的扛,很热闹。”(云南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血肉筑成抗战路》第114页。以下引文,除特别注明外,均引自本书,故只标明页码)人手不足,各族群众便男女老少齐上阵,参与修路的老人回忆称:“在我30岁左右时,公家又来修路,我们寨子是分到去修南天门下面芭蕉窝这段,我们寨子八十多户人,每次要去七八个,五天一换班。上一班的人要下一班换班的人来到才能走,有时因换班的人不到,就要多做几天,这是常有的事。”(第123页)各族同胞,就这样无怨无悔地加入到这场载入史册的伟大建设中来。他们要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首先,恶劣的生存条件就是摆在筑路大军前必须要克服的困难,没有住房和充足的食物,一切条件都需要靠筑路劳工自己创造。通过当年亲历者的记载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这条看似普通的交通线被后人称为“血路”。滇缅公路的修建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的。为保障工程按时完工,沿线各族同胞在各寨“头人”的带领下自带劳动工具、口粮、被子,分为几班轮流派往指定的地区修路。在劳工的回忆录中,建工棚被多次提及“各寨小组要自己动手,割山茅草搭工棚”。“到目的地后,我这一班被分在放马场段,当时到处都是茅草屋,山高坡陡,我们来到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搭一个简易茅棚。大家七脚八手,砍树的,割草的忙了大半天,一个简易茅棚总算搭成了。”(第114-115页)龙陵段的劳工回忆:“工具自带,行李自不必少,所以口粮就带得很少,加之活路重,全是靠人挖,人挑,食量也大,家中又不能按时送来粮食,民工就只能早上吃干饭,晚上喝稀饭,并常常掺杂野菜。住的是山洞草棚,盖的是破被、麻布、棕衣。每天要完成繁重的任务。”(第121页)“我亲眼看到祥云县民工,因路程较远,粮食接济不上,路没修完,又不敢走,只好上山采山茅野菜充饥。有的甚至挨户乞食,真是惨不忍睹。”(第109页)面对饥饿和死亡,各族群众无惧困难,以伟大的爱国精神为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

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精神

筑路大军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筑路物资的缺乏。面对悬崖峭壁和坚硬的岩石,没有大型机械,就只能依靠简陋的工具来开凿道路。因抗战需要,大量青年劳力已经出滇抗战,云南省内人口大多为老弱妇孺,且修筑公路条件恶劣,所以部分路段的修筑完成时间被一再推迟。工期的紧迫加之工具的落后和劳动力的缺乏让原本就难以完成的工作更加困难。没有工具,劳工就用“土办法”。当时在昆明、下关、保山三地建起了火药厂,生产大锤、炮杆、撬棍、十字镐、圆铲等工具,地理条件的恶劣使得工具在施工中变得尤为重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路基必须要使用炸药才能完成,各路段提交的电报中,工具缺乏成为了各县时常提到的困难之一。在《保龙段工程分处关于保龙段工程详情给云南全省公路总局的呈》中向云南全省公路总局请求炸药,并要求要充分供给,“全线之石砌工程约占半数,桥梁涵洞亦约有三四十座之多,因附近并无木材,势须修为石桥不可,工程即已如是之多,火药工具二项,消耗自属不菲,若不充分发给,何能着手工作。而已领之火药仅有十箱,工具则不足应需数之十分之一,杯水车薪,似无济于事。”(云南省档案馆编,《滇缅公路珍档解读》,云南民族出版社,第101页)劳工缺乏工具,多种施工所需的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道路不便使得原料无法及时送到工地,各族劳工充分发挥智慧,以原始方法破石开路。当时的筑路者想出了不少修路的好办法。“腾冲县民工远道而来高黎贡山修惠通桥至大坝一段公路。火药供应不上,就用木柴生火烧岩石,将石头烧红,用水泼浇,使岩石崩裂。”(第117页)在各族劳工的不断努力下,道路修建得以顺利进行。在材料缺乏、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各族劳工在滇缅公路全段共建设永久式桥梁 206 座,半永久式桥梁271座,临时式桥梁59座;石涵洞2198个,木涵洞1114个。这条路每一公里都凝结着中华儿女的辛勤付出,正是各族儿女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顺利保证了公路的按时完工。

恶劣条件下的坚守

瘴气和疟疾成为威胁各族劳工生命的又一困难,芒市、遮放等地的设计路段,要穿越大片原始森林,其中有大片瘴毒区,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瘴气和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各族劳工的生命。疟疾在劳工的回忆中几乎无处不在。龙陵县是有名的烟瘴地区,俗语说:“男人要到潞江坝,先把老婆嫁。”“疟疾在此工段时常发生,几乎天天有人病倒,甚至死亡。县长的两名随从秘书,一叫杨树青、一叫熊德明,也因染疾病故。”(第121页)“当时工地上是谈不上什么卫生条件的。有的工棚,既低矮,又拥挤,挤得连睡觉都不好翻身。特别是没有医药设备,潞江算是条件好的区乡,也只有点红药水、碘酒之类东西。生了病不能劳动的民工,就换回家去。据后来了解到,换回去的民工,由于没有医药,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的,就有七八人。”(第109页)“滇缅公路中在龙陵、潞西交界的南天门,经芒市、遮放至畹町的116公里地段,是著名瘴区,瘴毒厉害异常。抢修滇缅公路云南省公路总局组成潞畹段工程处进行施工。由于环境恶劣,又无医药设备,修路者死亡过半,生者带病潜逃,两位工程分处主任均因病不辞而走。一个工程分处,只剩职工数人。”(第117页)缺医少药再加上医疗观念的落后使得疾病无情地夺走了劳工的生命。但是,劳工仍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神最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肝胆相照的兄弟情和伟大的爱国情怀

虽然筑路的各族同胞习俗不同、语言不通,但各族人民却亲如兄弟,为挽救国家危亡作出了贡献。翻开当时的历史记录,我们不难发现各族兄弟团结协作亲如一家的真实案例:“放马场这段工地,也有龙陵汉族参与修路,汉族老大哥胆子大些。他们两人一组,分成十几个小组专门在山上有大石头的地方打炮眼,装炸药、引火放炮,有时几个傣族青年也想学学打炮眼,汉族便教给他们如何打、如何点火等。”(第115—116页)面对困难,各族人民相互协作,参与修路的少数民族劳工与汉族兄弟团结互助,发挥各自的特长,共筑抗日生命线。他们中许多人目不识丁,甚至不明白付出如此大代价去修建一条公路的意义是什么。当年亲历者曾对滇缅公路进行了评价:“公路修通后,汽车来的很多,像赶摆那样多。听说这些汽车都是我们国家的,我们才知道我们国家也有汽车,要看汽车不用再到缅甸看了。”(第125页)正如滇缅公路修筑时广泛流传的《滇缅公路之歌》所唱的那样:“兵员补充战疆场,胜利必须武器强,还要交通畅。努力打开生命路,出海通达印度洋。国际同情齐援我,军火运输畅通航。最后胜利确把握,驱逐强盗国土复,还我山河武穆志,坚定信念兴民族。”正是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支撑着中华儿女克服一切困难,建成这一伟大奇迹。滇缅公路是推动各民族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各族人民在爱国情怀的感召下,通过修建滇缅公路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将这条公路变为了各族人民的团结之路、交往之路。

(责任编辑  王铖)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