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昭通是多民族地区,全市有635万人,每年有260万人以上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6万人,各民族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在生活中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特点。昭通市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总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3个、教育基地2个、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1个,11个县市区实现全省示范县创建全覆盖。
绿色能源——云南昭通向家坝电站 柴峻峰 摄
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构建新时代
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昭通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强化组织统筹。实施创建工作“一把手”工程,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责任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政绩考核,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5年规划,出台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30条措施”,深入开展“十进十促”创建活动,清单式细化工作任务,推动示范创建向纵深拓展、向全域覆盖。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在11个县市区同步增设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增加人员编制40个,选优配强150个乡镇(街道)统战委员、1407个村(社区)民宗干事。提高市级创建经费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市累计整合投入1.7亿元用于创建工作。
四是抓实基层能力提升。实施“基层统战质效提升年”行动,构建民族工作市县乡“三级网络”,压实县乡“两级责任制”,确保民族宗教工作层层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处处全覆盖。3年累计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培训33期5058人,统战民宗系统提拔交流干部86名。
坚持发展要务,着力推动各族群众
走向共同富裕
昭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抓增收富民。强化产业和就业“两个支撑”,加快构建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统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脱贫群众收入增速分别达7.7%、16.8%,均列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8.2%,两项收入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二是抓强基便民。统筹推进公铁水航管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广大乡村延伸覆盖。截至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列全省第4位,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电网、4G通讯网络3个100%全覆盖。
三是抓保障惠民。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重点,加快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2021年以来,全市财政每年投入民生领域资金占比达80%以上,9.2万留守儿童和3.2万留守老人全部落实管护关爱措施,11个县市区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验收,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要求,各族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2024年,全市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50名9人、比上年增加4人,600分以上1181人、比上年增加504人,一本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4992人。
坚持价值引领,着力促进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昭通始终坚持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突出水电移民、易地搬迁、跨省搬迁、劳务输出4个重点,推动各族群众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一是以“搬”促融,打造互嵌式社区环境。聚焦20.4万水电水利移民、35.5万易地搬迁群众、1.66万跨省搬迁群众,大力推行“红黄绿”分类动态管理,利用安置区扶贫车间、商业设施、产业基地等资源资产,促进搬迁群众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困难有帮扶,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
二是以“转”促融,打造稳定就业环境。创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昭通模式”,建立驻外服务站33个,与省外274个地区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与昆明、曲靖等9个州市开展跨区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动各族群众有序流动、和睦共处。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全市301万农村劳动力中,常年转移就业260万人以上,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30万人以上,列全省第一位。
三是以“交”促融,拓展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全面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着力打造“石榴红同心营”“石榴红家园”“石榴红驿站”三类载体。截至目前,共打造“三项计划”实践基地60个,成立联创共建跨省联盟2个、市内区域联盟3个、万人以上安置区联盟1个。
坚持示范带动,着力形成大抓全域创建
的生动局面
昭通坚持把全域创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精心打造一批传承红色基因、反映各民族互嵌交融、突出基层治理水平、彰显乡村振兴成效的示范典型。
一是拓展创建载体。以打造新时代“昭通印象”为引领,在全社会倡导树立文明、诚信、包容、友善、淳朴、勤劳“六种良好风尚”,全市共有8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等国家级荣誉,创成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14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7个。
二是深化创建内涵。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深入挖掘南方丝绸之路、“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历史文化内涵,举办文学创作、书法摄影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着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三是丰富创建形式。以“民族团结进步+融媒体”为抓手,依托鲁甸地震纪念馆、扎西会议纪念馆、白鹤滩水电站等场所,常态化开展“感恩领袖关怀”“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大国重器”等主题实践活动,持续讲好各民族感恩奋进的“昭通故事”。
(责任编辑 刘瑜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