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百苗图》音乐图像中的民俗文化探究

原著
文·图 / 陈瑾 彭胜康

《百苗图》不是一本书,它是清朝陈浩《八十二种苗图并说》系列抄本的总称,文献记载:“《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原任八寨理苗同知陈浩所作。”清朝嘉庆年间,陈浩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任职,他在系统地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后,运用82个具体的条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绘出19世纪初期清朝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人文环境、生活生产以及风俗民情等,历来被视为是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的民族性的图志读本。有诸多学者曾对《百苗图》进行了编辑和补充,较为常见的版本包括刘甲本、师大本、台甲本、博甲本等。民俗文化是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它来源于民众,同时又由群众来享有和传承,准确地说,民俗文化是地方文化的产物,它应是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音乐研究的过程中倡导跨文化的视角、跨学科的意识,著作学者会以民族志的方法来研究民俗现象,对《百苗图》图志的研究,也就成为对苗族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式。《百苗图》作为支系繁多的苗族群体的古代生活实录图谱,其中的风俗民俗图像同样体现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也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各类民俗活动中,音乐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民俗承载的文化功能在当时以及现在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百苗图》音乐文化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展现苗族音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图像24116 拷贝.jpg

《百苗图》的文化背景

苗族是一个古老且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百苗图》反映了清朝南方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等风情。“百”在这里是概数,表达“多”的含义,并不是说以百幅苗族的图像来描绘,也不是指苗族有百余个支系,而是由于人们在苗族族群居住地看到了苗族不同的衣饰以及习俗,记载的时候为了区分类别,就从其特点上进行提炼,按照所记录下的特异性的苗族文化加上各种名称,这才有了“百苗”的称号。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苗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到处迁徙,发展到现在,就具有了分布面积广,支系繁多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导致了苗族各支系风俗殊异。虽然苗族是我国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民族,但是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并没有形成本民族沿用至今的文字,也有说法称苗族一直就没有文字,所以其历史的记录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以及世代传承。

《百苗图》的出现以图像的方式绘出了清中期苗族各支系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和社会状况,以及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征,成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上的苗族非常可贵的图像资料。同时,苗族音乐资源非常丰富,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与民俗相关的音乐活动成为《百苗图》展现的内容,产生了非常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图像24124 拷贝.jpg

《百苗图》各版本抄本

目前传承有序的《百苗图》其实有诸多的版本,通常成为“抄本”,在对这些抄本的分析中发现了不少与苗族音乐文化相关的内容,它们的记载方式大约有三种:第一是有图有文的,文对图进行一定的补充;第二是只有文而无图的,文字的描述虽然准确,但没有图片感觉比较抽象;第三则是只有图而无文的。

图像24131 拷贝.jpg

“花苗”刘甲本 

图像24157 拷贝.jpg

“花苗”博乙本


“花苗”

《百苗图》不同抄本中一共有7次出现“花苗”,其中有5个抄本都涉及到苗族婚礼仪式中的音乐活动。据文献记载,清朝时期的花苗主要分布在贵阳、广顺、定番、安顺、遵义、大定等地,《百苗图》的文字部分对花苗的风俗民情做了大量的描述,主要描述了跳月、婚嫁、巫术以及丧葬等,这些习俗在苗族区域内广泛流传。

“花苗”每到春季的首月会选择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作为“跳月”场所,在此进行“跳花场”活动,其中未婚的男子会吹奏芦笙,而未婚女子则通过震响铃的歌舞活动自由地择偶,所以芦笙是其中非常清晰的一种乐器。

《百苗图》各个抄本中的芦笙笙斗大都是呈纺锤形,笙管尺寸长短不一,呈阶梯状排列,体现出音高上的差异,芦笙整体的造型在各个抄本中都是相似的。各管间排列紧凑无间隔,似汉族空管排列。管身中部系绳以固定,绳的数量不一,依管体长度而定,其作用是固定空管,避免分散。如今演奏手法一致。演奏人物皆为男性,女性摇铃或和以舞蹈,与民俗习惯基本吻合。

“西苗”

《百苗图》共有6种抄本记载了“西苗”,主要反映苗族特有的祭祀节庆等仪式,在这些活动中也有音乐的参与,其中博乙本、省图本、师大本三个版本的基本构图比较相似,都是由一名男子敲锣,而刘甲本、台甲本两种图像都是以乐队的表演形式出现,不同的是刘甲本5人表演,而台甲本4人表演,刘甲本比台甲本多一人进行指挥,而博甲本仅仅只有2人进行演奏,一人敲锣一人吹芦笙,剩下的都是在观看,虽然图本描绘的各有不同,但是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当时清代苗族的节日仪式的音乐活动。


“西苗”刘甲本

“西苗”博甲本

“西苗”博乙本、省图本、师大本

“黑苗”刘甲本 

“黑苗”博甲本 

“黑苗”台甲本 

“黑苗”博乙本、省图本、师大本

“黑苗”

黔东南支系苗族自明代以来就被称为“黑苗”。有关这一支的记载最早记录于宋代,宋元时期,该地区属于“生界”,汉族对“黑苗”了解甚少,这一地区逐渐纳入流官管辖,独特的风俗民情进入了文人的视野。

在对“黑苗”6种抄本的分析中发现,其中有4个版本的内容都是反映黑苗的节庆习俗。在《百苗图》“黑苗”的抄本中,刘甲本、博甲本、台甲本三个版本都反映了民众在孟春时节的“跳月”活动,吹笙、舞蹈、歌唱等均同时进行,气氛非常热烈。而“黑苗”中的博乙本、省图本、师大本三个图像均是一名男子手拿芦笙准备进行“跳月”的歌舞活动,虽然抄本不同,但都是描绘“跳月”的音乐类民俗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百苗图》中的一些配图的文字中对于由于黑苗跳月活动中芦笙的材质、尺寸等均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比如:芦笙是用天然的竹作为材料制作而成,根据演奏的需要,芦笙的尺寸规格有多种,结合现在对于苗族芦笙的田野调查,研究者们发现目前最长的芦笙已有丈余的尺寸,这些一尺、三四尺或者数尺、丈余的芦笙在音高上更有层次,因此在群众多人参与的合作演奏中音域也更广,表现力也更强。正因为“黑苗”不同抄本中对芦笙尺寸的详细记载,我们可以将现在的芦笙的历史至少溯源至《八十二种苗图并说》所处的年代。芦笙作为黑苗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它的尺寸也一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产生着相应的改变,但是无论怎样改变,它的独特音色都成为了苗族人民的自然选择,可称为苗族民俗中不可忽视的声音景观。


“夭苗”博甲本  

“夭苗”刘甲本 

“夭苗”台甲本  

“夭苗”台甲本  


“夭苗”

《百苗图》共有7种抄本描绘过“夭苗”,其中有3种抄本涉及苗族特色的婚礼仪式音乐,即:“夭苗”的成年女子往往会站上野外的竹楼,而有求偶诉求的男子就在竹楼旁边吹起芦笙,以期能引起女子的注意,并得到女子的青睐,这里描绘的是夭苗青年男女相亲相识的场面,因为有了芦笙的参与,从而有了特殊的浪漫味道。

根据“夭苗”的7种抄本可以看出,博甲本、刘甲本、台甲本、刘乙本虽然图像不太相似,但整体都是女子在野外所建造的主楼之上,男子在下面吹笙吸引女子的图像,而博乙本、省图本、师大本图像基本一致,都是未婚男子背着芦笙的图像,从这7种抄本可以清晰地了解当时“夭苗”的婚俗音乐类活动。

“八寨黑苗”刘甲本  

“八寨黑苗”民院本 

“八寨黑苗”刘乙本

“八寨黑苗”

“八寨黑苗”的抄本众多,其中仅有刘甲本、博甲本、民院本、台甲本、I.H.E.C.Paris抄本、刘乙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一定的音乐图像,其中I.H.E.C.Paris抄本中绘制了两名男子,一人吹笙,一人执笙,而另5种抄本只绘制了一男子右手持笙的情景。从音乐图像中的芦笙形制来看,刘乙本中的芦笙比较不同于其他的版本,它在芦管的顶端插上了一个葫芦,从声学的角度探究,应具有扩声或者混响的效果,我国黔西南地区的苗族聚居区域有一种“五管芦笙”,其吹嘴和芦管顶管各有一个葫芦,应该与其原理相近。

 八寨黑苗图像中主要描绘的是“马郎房”,其实在与夭苗竹楼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比较相似,也就是“马郎房”在功能上与夭苗的未婚男女“竹楼野处”相同,都是当时为了方便青年男女结识和约会而建造的,以此为依托就形成了苗族婚嫁仪式中的重要场合。

《百苗图》中的各抄本主要描绘清代苗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例如:求偶、丧葬、婚礼、祭祀、节日、休闲、娱乐等等。从《百苗图》所记录的音乐图像可以看到,苗族的各个支系在进行婚丧嫁娶等仪式活动中大多会使用乐器,也就是说在苗族当时的这些民俗仪式中一直就有音乐的参与。苗族乐器主要分为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种。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吹管乐器,又以芦笙最多,这就使得芦笙在苗族民俗文化中俨然成为了一个具有“系统”概念的乐队,不同尺寸的芦笙可以担当不同声部的演奏,使音乐富于变化和层次,伴随着婚丧嫁娶等民俗仪式,展现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百苗图》较为生动地展示了清朝湘黔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不同的抄本描绘了苗族不同支系的相同或不同的音乐文化,这对苗族民俗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佐证作用。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的发展,音乐民俗的传承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但是《百苗图》的音乐图像以静态的方式把那个特定时空中的音乐表现展现了出来,通过民俗学的角度以及抄本的文本可以发现历史进程中苗族的民族音乐文化和艺术底蕴。

(责任编辑  刘笑)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