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昆明市委党校聚力“一二三四”工作模式 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践行者

示范
文·图 /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李贞

近年来,昆明市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各环节,以一条主线、两个工作体系、三个载体和四个作用“一二三四”工作模式为支撑,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做到常规工作有重点、重点工作有亮点、亮点工作有特色,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和目标使命,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能力和水平。2021年,该校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年,被命名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微信图片_20230816162828.jpg

在校内建设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

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条主线”,推进新时代党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提升干部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素养,特别是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能够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领导干部队伍,对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昆明市委党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各项工作中,积极构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及主题教育相互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平台,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纳入党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紧紧依托专题库、师资库、基地库、案例库等教学“四库”建设,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构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立体多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积极发挥“机关大讲堂”“昆明市领导干部培训日”等平台作用,邀请专家学者开发、讲授《昆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践》《加强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解读等系列专题课程,构建党校民族团结进步教学培训常态化机制。通过创新打造精品课程和培训教材,进一步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培训质量,得到学员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二、健全基础保障和理论研究“两个工作体系”,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基础

一是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保障体系。以《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为根本依据,紧紧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进机关”工作,制定印发昆明市委党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和创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将创建任务细化到党建工作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织密党建为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线的工作网。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纳入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各支部学习教育中。认真落实“链式”组织生活和“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研讨交流分析和“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工作中,推动服务链、工作链等供需对接、资源整合、上下游贯通,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党校服务保障。

16162854.jpg

召开“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智库”工作推进会

二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成立由近200名省、市、区、乡镇民族研究学者、专家组建的“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智库”,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红色基因传承相融合促进研究》《环滇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圈研究》等重要成果,全面研究总结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践经验与深刻启示,为昆明市民族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咨询支撑。一批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理论文章相继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等CSSCI核心期刊、省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其中,《新中国70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历程及经验启示》等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学习强国”转载,多项相关咨政课题获省级立项,多篇论文获省级优秀成果奖。2021年,《融荣与共 同心同行》昆明市创建实践理论宣传书籍,成为全国各地来昆取经的必推书目。

三、依托专题学习读本、现场教学矩阵、人才培养平台“三个载体”,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

一是编印专题学习读本。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帮助全市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好地理解、把握和执行国家、省、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相关政策,昆明市委党校编印了《昆明市干部教育培训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读本》,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论述摘编,第二部分收录22篇重要理论学习文章,第三部分涵盖国家、云南省、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相关文件等内容。

二是打造现场教学矩阵。探索“资源共享、各有特色、上下联通、服务联动”具有党校特色的“主馆+分点”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实践路径,即建设位于校内的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和分布在不同县市区、各单位的19个现场教学点。主题教育馆占地400平方米,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云南省、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在主题教育馆的辐射引领下,各现场教学点优势突出、特色明显。一直以来,市委党校不断擦亮“现场教学矩阵”的教育引导功能,接待了校内参训学员及全国各地多家单位的观摩学习。

三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优化和整合党校教学资源,通过设立民族和文化教研部,加强学科建设,出台教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运用团队管理和目标管理等方法,多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请进来、送出去”,先后邀请欧黎明、张瑞才、罗平汉、温铁军、谭鑫等省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名师工作室导师,遴选优秀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教师认真参与名师主导的各项课题研究。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基层挂职学习锻炼、到市民宗委等市级相关单位跟班学习,赴先进发达地区知名高校进行研修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党校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四、充分发挥文化浸润、发展凝聚、示范带动和阵地宣传“四个作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一是以文艺活动鼓舞人心。昆明市委党校加强校地合作,与呈贡区委签订了校地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作框架协议。与市民宗委、呈贡区委、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昆明·呈贡“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联谊活动暨文艺晚会,组织云南民族大学56个民族的学生代表及呈贡区少数民族代表参观呈贡区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展示中心、党校主题文化长廊等,让各族大学生代表充分了解昆明市建设发展的成就,达到以活动加强联系、以活动增进感情的目的。

微信图片_20230816162832.jpg

二是以发展成果鼓舞人心。昆明市委党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融合,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先锋镇打磨箐村改善基础设施,帮助发展蚂蚱养殖、花椒种植、酿酒等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编制完成省内首个村级乡村振兴规划——《昆明市先锋镇打磨箐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贫困村脱贫摘帽后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村级样板”。编写完成《边疆民族特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研究》,探索精准脱贫思路方法,积累经验做法。同时,立足新形势,瞄准新阶段,赓续接力不放松,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活动,积极协调150个用工岗位,送岗下乡,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出新步伐。

三是以示范引导激励人心。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和理论优势,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学习教育任务,切实加强对乡镇、社区干部等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积极挖掘一批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进典型事迹,形成好案例、好课程,指导全市相关单位做好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22年,昆明市委党校推送的《新时代如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禄劝县法院为例》案例入选云南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三届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案例”。

四是以阵地宣传触动人心。借力省、市党报主流媒体,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为切入点,切实发挥党校理论宣传、思想引领和弘扬主旋律等重要作用。借助“党建主题馆”“文化长廊”等校园宣传阵地,进一步深化党校学员、教职工对民族团结进步相关政策的充分学习和深刻领悟。通过主办承办昆明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理论研讨会等,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更加贴近党校工作实际,用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营造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