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我家“幸福里”——楚雄州永仁县培育互嵌式社区助力乡村振兴解码

示范
文 / 路平 图 / 夏方海

·示范社区名片·

“幸福里”社区是永仁县通过县国投公司组建劳务公司,将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完全打通,通过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等形式,构建弹性精准用工新模式,实现“第三方贴心服务、企业安心生产、群众省心务工”的劳务用工平台。

省委书记王宁在多个场合充分肯定,指出永仁县“幸福里”劳务用工平台,打造了企业招工与群众就业的“直通车”,走出了一条组织化转移就业的好路子。省长王予波指出,永仁县“幸福里”社区模式形成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永仁查利么村“幸福里”社区提供就近就便的就业服务.jpg永仁查利么村“幸福里”社区提供就近就便的就业服务

“幸福里”社区火了。

2023年9月6日,在云南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将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搭建“幸福里”社区平台促农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案例向全省进行推介。

在这前后,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网、楚雄日报、楚雄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省级媒体、本土媒体纷纷对永仁县“幸福里”社区的先进经验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云南已经计划在全省推广“幸福里”社区模式,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牵引,打造云南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

通往家门口的“致富路”

在地图上,我们并不能在永仁县找到一个叫做“幸福里”的社区。

严格来说,“幸福里”社区在人心里。“幸福里”三个字,来源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表达的是各方对这个用工平台最大的期盼。社区,则表明这里是一个在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

一切要从永仁县的县情和发展路径说起。

永仁县地处云南北部、滇川要塞的金沙江畔,是“中国阳光城、云南北大门、绿色生态县、彝族赛装源”,2189平方千米土地上居住着汉、彝、傣、回、傈僳等23个民族,有常住居民人口9.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为推动当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立足于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到2022年,当地已经实现板栗、芒果、冬季草莓、核桃、冬枣、油橄榄等特色林果从种苗端到销售端的全过程组织化生产。到目前为止,全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53.6万亩,农民人均7.8亩。全县有中小企业2719家,其中,种植企业1468家。

种植企业的用工存在很强的“季节性”“阶段性”。在种植、采收等忙时,当地仅哲林芒果、光筑蓝莓两家龙头企业,每天用工缺口就接近3000人。过去,外出找人、省外调人是常有的事。而且,在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下,工人的生产技术是否达标,更是直接关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此相对的是,永仁县常住人口不足10万,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农村老幼妇孺留守现象十分突出。

工人们在大棚里工作.jpg工人们在大棚里工作

企业“用工难”,农民“务工难”。那么,有没有办法,精准对接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民的务工需求,同步解决“两难”问题?

经过深入思考和多方摸索,永仁县于2022年11月在查利么村委会启动建设“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

针对前期调研掌握到的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就业增收难原因,永仁县利用查利么村委会的国有闲置用房,建设了面积2000平方米、能容纳400名务工人员的查利么“幸福里”社区。

在硬件方面,社区配备宿舍、食堂、卫生间、会议室、阅览室等场所,以及床单被褥、热水器、洗脸盆等生活用品。社区食堂、洗浴、健身场地、便民服务窗口等是永仁县“石榴籽家园建设”项目的成果。

软件方面,社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务工服务、技术培训,统一购买工伤保险。建立了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服务,通过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管家式”“订单式”用工保障;社区招聘来的工人拎包入住社区,统一食宿,接受技术培训,“接单”服务。

“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的务工环境,让入住查利么“幸福里”社区的各族儿女实现了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大姚县湾碧乡茨拉村委会三家村村民王明英说:“在这里管吃住、管找工作,工资有保障,每天下工还可以冲个热水澡,比家里的条件还好。”

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打工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来自大姚县的杨中彩,从去年12月开始,就一直在查利么“幸福里”社区务工。“以前去广东打工,减去生活成本后也没剩什么钱。自己在周边打散工,收入又不稳定。”杨中彩说,来到查利么“幸福里”社区后,她发现这里不仅包吃包住,务工也稳定,收入有保障。今年5月,她还把丈夫也带到查利么“幸福里”务工。如今,夫妻俩一个月收入能有8000多元。

致富路上温暖的“家”

在精准对接企业和务工人员需求的基础上,查利么“幸福里”社区还致力于打造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互嵌式社区”。这样的努力,让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有了“家”一般的温柔底色,完全有别于一般的劳务派遣平台。

社区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各族儿女“共居”提供了物质基础。那么,怎么让大家从心理上接受彼此,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呢?

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成立了党支部,组织13名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内部管理,分担社区管理运行压力;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担任统战联络员,把民族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体系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公约,融入社区环境建设,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社区还设置了民族团结宣传栏,嵌入各民族符号、元素和小故事,营造民族融合良好氛围;开展选树民族团结模范典型,评选社区民族团结示范个人、示范家庭、示范宿舍等,努力营造“嵌入式”和谐向上氛围;打造社区“民族团结之家”“同心书屋”等学习场所,在社区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民族舞蹈、中华文化宣讲、民族团结故事大家讲,积极营造社区各族群众互嵌式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让各族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每一个进入社区的务工人员,都是相亲相爱的“家人”。为进一步构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环境,查利么“幸福里”社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自我管理委员会,制定小区“居规民约”,提高小区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常态开展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形成“小事不出宿舍,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同时,永仁县公安局莲池派出所也派出了专门力量,下沉到“幸福里”社区,每天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和周边巡逻,指导社区内部安全防范等,打造平安“幸福里”。

每周三晚上,查利么“幸福里”社区会组织“新农民大讲堂”,培训的内容包括就业创业政策、生产技术技能、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教育等,推动务工人员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接力手”。

查利么“幸福里”社区站长罗云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建设家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今年34岁的殷波是永仁县维的乡人,在外出务工和回乡顾家中摇摆了数个来回的他,看到查利么“幸福里”社区的招工信息后,就报名走进了这里,成为了查利么“幸福里”社区第一批产业工人。由于做事踏实稳重、工作认真负责,殷波来到社区1个月就被推荐当了队长。今年3月,他又把妻子和岳母都带到这里上班。他说:“这里就像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我们住得安心,也不用在外奔波,就能按月领工资,还能照顾家里。”

互嵌式发展的幸福“孵化器”

如何让“幸福里”社区长久地“幸福”下去?有了务工人员的支持,还要赢得市场的认可。

眼下,永定镇云龙村哲林芒果种植基地的4万亩晚熟芒果迎来丰收,工人们忙着采摘、搬运、装箱打包,一派繁忙景象。基地负责人冯通说:“多年来,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永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一流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查利么‘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成立后,极大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企业每年支付工人工资达2558万元,土地流转费达1200余万元。”

蓝莓正处于中耕管理的关键时期。云南旺悦莓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春介绍,蓝莓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用工企业,特别是在蓝莓成熟采摘季节,每亩蓝莓需要1名蓝莓采摘工。种植基地建设初期,由于不能提供食宿问题,“留不住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李春。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成立后,李春一个电话就能从社区调来大量专业的工人,企业省心又省钱。

这样的效率,让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成为了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多家龙头企业和查利么“幸福里”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以此谋求企业更长远的发展。目前,永仁县泽仁果饭果业有限公司解决了“人工不足难以上规模”的难题,正在朝冬枣种植“正季节+反季节”全时段全轮转全覆盖目标迈进,大量优质岗位虚位以待,更多技术培训应需推出。永仁哲林实业有限公司正在有序推进特色水果精深加工产业园和哲林芒果航空特色小镇建设,到2026年,公司238万株芒果树将全部投产,届时也将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环扣一环,生生不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查利么“幸福里”社区进入了“单个果园—企业基地—多个区域”交替叠加循环用工链条,务工就业由一个果园的用工小循环向跨区域的劳务大循环提升。

“相当方便,只要想干,基本上天天都有活干。”社区产业工人苏建聪告诉记者,工资比较理想,吃、住方便。另一位社区产业工人沙丽芬表示,自己作为小组长,每天带着10多名工友一起工作,蓝莓集中采摘期月收入可达五六千元。

目前,永仁县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日均常住务工人员300余人,年内计划扩充至800人,预计可增加国投公司4000余万元现金流、劳务服务管理费400余万元。通过“幸福里”社区实现就业的人员,工资实行一周一结,包吃包住外人均收入每天保证130元以上,月工资达到4500元。

永仁县永定镇、猛虎乡、云龙芒果基地3个可容纳1600人的复制版“幸福里”社区顺势而生,至此,4个社区每天总共入住的务工人员达1500人,新设的“夫妻房”更是解决了夫妻异地打工,聚少离多的难题。

永仁县还将不断健全完善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入股经营渠道,鼓励务工人员连片承包管理,让企业和务工人员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农民稳定就业、收入持续增长。

以产聚人,以人兴业。现在的“幸福里”社区已形成技术上相互交流、工作上相互帮带、生活上相互理解的“一家亲”浓厚氛围。务工人员进入社区,生活有保障、收入有保证、精神有依靠、未来有奔头;企业对接社区,用工难、引人留人难问题一举解决;全县经济发展人才基础牢固,营商环境优良。政府、企业、人才共同奔赴乡村振兴的大格局已经形成。

以“幸福里”社区为样本,云南提出,将建设以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乡镇和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为支柱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各州(市)结合实际建设1-2个各具特色的“幸福里”社区,按照“标准化建设、场地化落实、专业化运营”要求至少建设1个标准化零工市场,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

今年年底前建成全省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全流程进系统、全业务实名制、全服务用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让“人找政策”“人找服务”转变为“政策找人”“服务找人”,打造全省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更多能同时满足务工人员务工需求、生活需求、文化需求、发展需求,企业用工需求、技术需求、人才需求的多赢平台,正裹挟着关于幸福的乡村振兴新篇章,潮涌而来。

………… 启示  …………

“幸福里”社区的诞生和火爆,解决了务工人员四处漂泊、缺乏技术和保障等“务工难”问题,解决了企业用工成本高、引人留人难等“用工难”问题,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空心化”问题,实现了一石三鸟,多方共赢。

回望“幸福里”社区对企业用工的“订单式”服务,对务工人员的“管家式”服务,种种细微举措无一不建立在对企业发展环境的用心体察,对务工人员生产生活环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乡村振兴的深入思考上。

服务人民群众没有终点。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换位思考、担当作为,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决策提实,越来越多的“幸福”都将从这里出发。

(责任编辑  刘笑)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