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大理白族自治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的经验及启示

观点
文 /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艳 大理州民族宗教委 张磊

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2个县(市),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白、彝、回等47个民族的群众,364.54万人(2021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开展了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工作的探索,大理州和文山州成为省内首批示范州。大理州委、州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为重点,打造具有大理辨识度、全国引领性的“苍洱处处石榴红”品牌,率先把大理州创建成为全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2022年,大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创建工作全面实施,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创建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市、示范单位创建命名工作统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办法探索建立,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大理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

其关键在于政策先导,“以评促创”打破创建工作的制度瓶颈。2016年10月,大理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率先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督促检查机制与考核机制。《大理白族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后,与地方高校展开了深度横向合作,经招投标委托大理大学自主设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2022年1月后则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西部地区)》(民委发〔2022〕4号)为评估标准,不断更新评估指标对全州开展了近两年的动态第三方评估。在已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理州在2022年开展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中,沿续了政策先导的创建工作创新机制,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自主设计了《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试点)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试点)测评指标》与《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试点)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大理白族自治州关于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方案》,有序开展了大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县、单位、村、个人等各级各类创建工作。基于上述第三方评估实践,校地合作探索了“以评促创”的工作机制创新,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打破了传统创建工作的制度瓶颈,通过一定周期的动态评估,从考核层面倒逼创建主体主动抛弃“突击式创建”、靠协调汇报争取照顾等错误做法,结合科学规范与实际评价促进“精准创建”,激发创建单位自觉提高创建水平,达到“以评促创”的目的。

其重点在于:其一,扶持重点,不断增强示范创建的大理优势。落实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培思想根基;加快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建幸福家园;实施好“三个计划”,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创民族团结;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共建社会和谐;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共筑制度保障。其二,激发活力,增加内生动力加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包括高位谋划,落实落细;强化定期督导工作,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论研究。其三,彰显特色,推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的实践。具体有,打造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在洱海保护治理中彰显共同体意识,站位全局谋发展、率先探索创经验、深化内涵树品牌、面向全国作出生态示范,聚焦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将“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打造成为具有大理辨识度,具引领性、唯一性的示范工作品牌。打造高质量、高水准、具有大理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馆,建设跨区域跨部门的具有标杆性的创建联盟,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社区,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典型,辐射带动全州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示范单位的实践。

二、大理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的问题难点

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中,州委、州统战民宗系统领导干部对于创建工作话语体系把握精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主线,创建基础性工作比对评价指标均能达标,各县(市)均有创建品牌。但是,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更高要求,所以现阶段试点工作仍然存在难点与问题。

一是普通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解不深,混淆了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区别,大众化程度尚待提高。调研组在大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情况调查中了解到,当前创建工作更多体现在党委和体制内干部的真抓实干上,以各族群众为主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发动群众合力创建的力度还不充分。

二是部分创建单位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挖掘不够,宣教中现代创意与科技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不足。从全州整体情况来看,大理州在创建工作中能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各相关部门也能够充分发挥特色宣讲团作用,但仍存在部分创建单位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挖掘不够,现代创意与科技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是过于追求创建结果易忽视意识形态站位要求,拉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的思想高度。在政策传导和落实过程中县市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公务员两个环节之间出现了中间断层,导致部分基层过于看重创建成功的结果,陷入以果代因的误区,将创建工作列入地方政府及个别部门的重要政绩,将创建工作之“因”政绩化、结果导向化,为了创建而创建,忽视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真正出发点,过于追求创建结果忽视创建工作的意识形态站位要求,从而降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的思想高度。

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创建工作内涵与形式单一,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亟待提高。从州级层面来看,大理州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的工作中能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率先把大理州创建成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这一要求。但从县(市)级层面各点位上的情况来看,仍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创建工作内涵与形式单一的问题,同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仍亟待提高。比如部分基层干部思路不明确,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不足,容易将两者割裂开,一定程度存在将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作“两条线”,分“两条路”去分开走的情况,影响了创建工作的整体性;创建工作有常态化工作机制,但落实不足;系统化的创建工作思路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体现在建立创建联盟工作思路上;创建形式和手段单一,如县(市)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仪式,一个县搞签名会,其他县也都搞签名会,思路不够拓宽,典型材料的写作手法亦单一、不够生动,没有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去展现;再是埋头创建,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不足,工作载体单一。

三、进一步完善大理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的对策建议

共铸“石榴魂”。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扩展新载体,包括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进一步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继续与国家、省级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常态化、多样化合作,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来汇聚正能量,用中华文化认同浸润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与创新,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共培“石榴根”。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上实现新发展,包括创新民族地区发展理念,加快产业培植和发展,持续推进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建设,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弱项,推进民族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

共开“石榴花”。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开创新局面,包括深化东西部学校对口支援协作定期开展互动交流,启动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智慧平台搭建,深入开展沪滇协作及定点帮扶,以打造世界级文旅产业为目标,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等。

共结“石榴果”。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新实效,包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

共护“石榴叶”。在防范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上彰显新作为,包括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开展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

共连“石榴籽”。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创建上实现新升华,包括高质量通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重新申报命名,打造一批跨区域跨部门的具有标杆性的创建联盟。

共育“石榴树”。在强化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上完善新格局,包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各族群众,用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支撑保障,用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方向正确,用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大理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将全局工作都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纲”聚焦,将所有发展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高位谋划推动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创建云南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试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提供了“大理样板”。


(本文系2022年云南省民族宗教系统调查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