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一圈三走廊”推进边疆省会城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实践

示范
专题策划 / 纳梦月 专题统筹 / 昆明市民族宗教委 文·图 / 昆明市民族宗教委

冬日的昆明,进入了一年一度的观鸥季,滇池海埂大坝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鸥、喂鸥,人鸥同乐,温馨浪漫。  


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共建示范走廊.jpg

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共建示范走廊

在富民县永定街道清河村委会,金边玫瑰种植户蔡国敏和丈夫刚忙碌完第二辆货车的货。“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自从村里的红色教育体验基地建成以来,我们村庄更美了,来基地参观的人多起来,我们村的金边玫瑰也深受大家的喜爱,红色教育体验基地正成为我们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磨憨镇曼庄村大龙哈村民小组,傣家屋顶崭新的深蓝色琉璃瓦片闪烁着金光,瓦片更换、饮水安全提升、公厕改造……一批批项目的实施,让寨子焕然一新。在村中的文化广场和休闲长廊里,笑声朗朗,诉说着这个边境小村蒸蒸日上、和乐安然的幸福生活。

……

行走在昆明街头巷尾、乡村集镇,处处都能看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情景。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共同描绘出“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的璀璨画卷。

昆明市有10个世居民族,54个民族成份,常住人口860万,少数民族户籍人口99.3万,是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边境口岸”和辖民族自治地方最多、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会城市。

近年来,昆明立足民族、边疆、“一带一路”倡议交汇点的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内涵、丰富载体、创新方法,全力培塑“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创建品牌,以“一圈三走廊”为抓手,构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平台,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拓展新路径,探索出一条边疆省会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创新之路。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  

各民族共建共享

滇池畔百草村,进村的道路宽敞整洁,路两旁各色花朵争相绽放,一条“开满鲜花的幸福道路”,让游客流连忘返。在村庄中,还分布着民宿、民居、烤面包房、咖啡吧等时尚的文旅元素,有甜白酒、腌菜、林下人工菌等当地特产供游客选购,加上曲焕章故居免费开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面对广大村民“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的热切期盼,百草村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发挥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阿佤人民唱新歌》创作者杨正仁等名人的文化效应,对10余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讲好中医药发展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三月三耍西山”“百草村舞龙”等文化名片,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百草村的和美幸福生活,是昆明市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的一个生动缩影。2022年以来,昆明市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以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安宁7个区(市)为主体,充分发挥滇池周边文物考古价值较高、博物馆集聚、教育资源集中、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湿地丰盈、花卉产业绚丽多彩等优势,统筹滇池保护、滇池流域社会治理、环滇池乡村振兴工作,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一村一策”打造46个重点村,“一村一特色”推动137个自然村绿美乡村建设,助力“醉美滇池”生态文明建设。

充分挖掘滇池沿岸深厚历史底蕴、知名人文景观和丰富自然资源;依托晋宁河泊所—石寨山、翠湖博物馆群等资源开展“文物发声”活动,依托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旧址、聂耳墓等开展“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实践活动,讲好昆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利用VR、IP微电影、微视频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助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呈贡斗南花卉市场为基地,以鲜切花为“拳头产品”,拓展“涉花空间”,构建“花链经济”,“以花为媒”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加强机制互联、保障互助、干部互学、信息互通、经验互鉴,实现滇池流域区(市)联创共建、联合共赢,发动各族群众同心共治滇池,把滇池打造成各民族共建共享的昆明“大客厅”“大乐园”。

晋宁小渔村.jpg

晋宁小渔村

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示范走廊 

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学共乐

走进五华区丰宁街道春晖社区的直播教育实践基地现场——“春晖智创共建联盟”,社区、企业、商户创业团队纷纷化身“带货主播”,穿着民族服装坐在镜头前,向广大网友介绍文山的腊肉香肠、临沧的诃子汁、澄江的藕粉、版纳的酸笋等云南的地道美食。

这样的直播活动,既集中展示了云南特色农副产品,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又打通了一条全新的销售渠道。有了各位“主播”的切身体验,大家都在考虑如何沿着这条销售新路,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相结合,参与建设“没有围墙的民族村”和“永不落幕的农博会”。

“春晖智创共建联盟”是昆明市以社区为基本着力点,推行“党建+民族团结”“社会治理+民族团结”模式,创新城市民族工作的生动写照。

作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昆明充分发挥资源、人才、信息汇集的优势,以北京路、人民路、环城西路、滇池路为主干线,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城市民族工作示范走廊。

昆明市以社区为基本着力点,推行“党建+民族团结”“社会治理+民族团结”模式,建设“花开春城石榴红”城市宣传阵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区,抓好“民族团结大舞台”“滇池圆舞曲”等群众共娱活动,提升“昆明中华文化符号标识”影响力;建设100个示范社区,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学院,抓好主题公园、同心广场、专题展厅等一批阵地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100个,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8个;与云南其他15个州市和四川省凉山州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168个,成立“昆明市城市民族工作法律服务中心”,建成“一家亲工作站”45个;提升社区“一家亲工作站”服务水平,开发“城市民族工作综合服务”小程序,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便利的各民族融居服务。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方式方法,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着力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品牌。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_副本.jpg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红色乡村示范走廊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位于富民县永定街道清河村委会庄子村的清河红色体验教育基地是正在冉冉升起的红色旅游打卡新地标。

据清河村民委员会委员陈子蓉介绍,“红军长征过富民”清河红色体验教育活动包括红军讲堂、红军歌曲、红军野餐等项目,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教育,让学员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中,增加参与者的代入感和体验感。同时,还通过吃彝家饭、举办篝火晚会等,体验彝族文化、彝家生活。清河红色体验教育基地的建成,让更多的人走进清河,重温红色历史,打造清河村“红色旅游”名片的同时也促进了清河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昆明市以红军长征过昆明留下的红色文化为依托,立足山区农村实际,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保护历史文物,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切实增进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全面挖掘、整理、汇集、展示红军长征经过昆明东川、嵩明、寻甸、禄劝、富民5个县区的重要文物史料,激发各族群众传承长征精神,巩固拓展打造禄劝皎平渡、寻甸丹桂村、东川树桔红军渡等红色教育基地,推动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昆明段建设,推进红色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康养文旅”特色村,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专项行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整合红色遗址、红色展馆、红色思想、红色文艺作品等资源,推进“红色研学+乡村振兴”模式,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红色文化课堂等活动,打造红军长征过昆明研学路线,发展红色乡村旅游,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化人功能,融合脱贫攻坚、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工作,把红军长征过昆明“红色乡村”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课堂和各民族共建共享的最美乡村。

昆明市打造红色乡村示范走廊 拷贝.jpg

昆明市打造红色乡村示范走廊

打造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共建示范走廊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磨憨镇尚勇村,14岁少年岩温轰带着自己的弟弟来看电影。虽然冬日的夜晚气温有点低,但他们看得格外专注。电影开始了,岩温轰和弟弟还有村庄的邻居们,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惊呼、时而欢声笑语,度过了快乐又难忘的夜晚。

在刚结束的第五届澜湄国际电影周“澜湄之夜”昆明主题活动现场,大屏正在播放着磨憨群众观看露天电影的镜头。同一时间,远在700公里之外的边境口岸磨憨,也正在进行多场露天电影放映活动。此次“同饮一江水 光影耀澜湄”澜湄国际电影周惠民观影活动在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磨憨镇6个行政村举办,每个展映点将放映3到4场。惠民观影活动,是昆明市创新开展“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文化惠民活动之一。

昆明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以磨憨经济开发区为牵引,依托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把昆明主城5区、安宁市、石林县、宜良县、磨憨镇与其他沿线州市县串联起来,缔结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打造出昆明与州市及磨憨紧密相连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联盟共建走廊。

通过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健全“以城带边、以城兴边”的帮带共建机制,推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主城5区和安宁市结对帮扶磨憨镇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开展“优化环境兴口岸、民族团结促开放”“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等活动,深化民族团结区域文化合作、商贸合作;延伸推进长江上游、西南地区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联盟工作,促进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劳务合作、人才培养、对口帮扶、民族事务治理;以石林、九乡、西山景区为先导,推出“红石榴”精品旅游路线,发展好以磨憨为核心的边境旅游,深入推进“三项计划”的实施,推动各地产业、技术、信息、人才、文化、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中老(中越)铁路沿线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把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打造成团结走廊、开放走廊、幸福走廊。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