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里社区: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开花结果
西南里社区,地处芒市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共有28个居民小组1978户6446人,设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9个,现有党员105名,辖区内居住着汉族、傣族、景颇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2.98%。 西南里社区先后荣获云南省科普示范社区、云南省交通文明社区、德宏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称号。
评论(0)
交流互鉴同进步 观摩学习促提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培训班侧记
“培训学习如明灯,指引航向;培训学习似明镜,折射思想;培训学习如曙光,照亮前程……”六月的云南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处处涌动着浓厚的学习、交流、思考热潮。
评论(0)
景岗社区:民族团结促发展 社会和谐万象新
景岗社区位于勐腊县城中心,是一个集机关单位、学校、医疗、商业经济、文化休闲、居民住宿为一体的散户型社区,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有13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1596户3897人,暂住居民847户1718人,居住着汉、傣、哈尼、彝、瑶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025人,占总人口的36.6%,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社区。
评论(0)
滇红之乡 飘扬新“枫”气象欣——凤庆县公安局洛党派出所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凤庆县洛党镇是1958年中共中央贺电嘉奖的经典58红茶诞生地,“世界滇红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临沧市凤庆县的“南大门”,与茶马古道紧紧相连,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徐霞客在1639年游历顺宁府(凤庆)11天,其中留宿洛党2夜。
评论(0)
坚持普法与依法管理有机融合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2023年云南民族宗教系统“双启动双交流”活动侧记
5月26日,云南省2023年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暨宗教活动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联系点建设启动仪式,以及普法工作指导交流和宗教界人士践行“四条标准”交流活动在昆明真庆观举行。本次“双启动双交流”活动,是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省民族宗教委、省普法办、省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队及昆明市、盘龙区民族宗教系统近5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省民族宗教委一级巡视员蒙东平出席并讲话。
评论(0)
鹤翔九州 银耀千年 ——云南鹤庆新华银器小镇敲出交往交流交融新乐章
初夏的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银器小镇的一天,从小锤敲打银器的“叮当声”中
评论(0)
以高质量发展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新篇章 ——曲靖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综述
曲靖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纲”和“魂”,强化党建铸魂、思想引领固魂、优化发展强魂、深化交融聚魂、坚守法治护魂,探索出一条在高质量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创建之路,不断谱写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曲靖实践篇章。
评论(0)
戈贾社区:规划先行促乡村振兴
近年来,戈贾社区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探索出“党建引领村庄规划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建设了个旧市第一个村级党群服务站、第一个乡村美术馆、第一个田园旅居养老中心、第一个乡村室外土墙摄影展基地,成功打造了一批戈贾乡村文化品牌。
评论(0)
观音山社区:滇池畔开出团结花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来,观音山社区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文、旅融合为导向,着力打造“产业美、生态美、人文美、治理美、生活美”的高质量美丽宜居乡村。
评论(0)
团结与进步:曼拉村的乡村振兴密码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那么,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该如何实现振兴?当笔者置身于中缅边境地区的勐海县勐遮镇曼拉村时,似乎找到了诸多答案中的一个。干净、整洁、靓丽的村容,团结、有序、富裕的村情告诉我们:边疆的民族村寨可以是这样!
评论(0)
鲁掌镇:以农旅融合为抓手 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鲁掌镇位于泸水市西北部,地处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热圈之中。全镇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12800多人,有汉、傈僳、彝等7个民族。近年来,鲁掌镇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要求,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描绘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生动图景。
评论(0)
南苑社区:“五个聚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保山市隆阳区九隆街道南苑社区于2018年1月成立,是典型的城市社区,辖区面积0.38平方公里。社区辖18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1869户4254人,居住有汉、彝、傣、白、哈尼、壮等14个民族。
评论(0)
云南旅游汽车公司:打造美丽的流动风景线
3月29日,昆明市五华区瓦恭小学的20多名孩子兴高采烈在校园里完成一幅绘画“大作”——大巴车涂鸦。提供特殊“画板”的是云南旅游汽车公司,这是他们在完成对该校的捐赠后,为农村学生提供的一次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用画笔画家乡、画祖国,有形有感有效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评论(0)
昆明市立体化互嵌式发展 谱写城市民族工作新篇章
昆明市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特大城市,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会城市,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昆明市下辖7区1市6县,其中有3个自治县、4个民族乡、219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人口130万人(包括40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以上,有10个世居民族,54种民族成份,呈现分布广、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特殊的人口、民族构成,决定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昆明城市民族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