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壮族刺绣赏析
位于滇东南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南县,无论是壮乡苗岭,或是瑶山彝寨,还是街头巷尾,处处都是刺绣的天地。
评论:(0)
历史时空的印证 传承技艺的凝结——云南民族博物馆馆藏剑川木雕四条屏赏析
剑川白族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白族木雕工艺是最具代表性,且闻名遐迩的传统工艺。
评论:(0)
祥云大波那铜棺与持续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工作(下)
围绕铜棺出土地大波那的考古,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先后进行了四次清理或挖掘。
评论:(0)
祥云大波那铜棺与持续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工作(上)
1964年,祥云大波那出土的铜棺震惊了学界,被认为是云南的司母戊鼎那样的重器。
评论:(0)
浅谈鹤庆甸南白族新娘装
甸南新娘装承袭了白族传统服饰大方、实用的特征,体现的审美情趣也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
评论:(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爱情文化展·古典爱情”观后感
2020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爱情文化展·古典爱情”。展览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策划,通过“诗意”“花房”“物语”“行礼”四个单元共150余件展品,呈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爱情生活文化。
评论:(0)
云南民族博物馆馆藏瓦当赏析
瓦当,又称瓦头,是中国古建筑中覆盖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具有保护木质飞檐免受风雨侵蚀的功用,同时又是刻有文字、图案,美化屋面轮廓的重要构件……
评论:(0)
民族贸易:用商品和服务推动民族团结
在云南,在民族地区,吃饭穿衣这等平常的事,也是民族工作者服务的内容。70多年前新中国才建立时如此,今天脱贫攻坚下同样如此。
评论:(0)
见面与送礼: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在云南
各民族群众除了通过访问团的一言一行,想象“新中国”,感受他们所代表的“党中央”“毛主席”的温暖,还通过访问团赠送的礼物,体会访问团和新政权的真诚与情谊。
评论:(0)
剽牛盟誓与持续300多年的民族团结记忆
在云南,多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的故事,常常很具体。比如,他们用盟誓的大场面铭记历史,民族团结,不仅只是心里的想法,也是一场接一场的皆大欢喜的仪式。
评论:(0)
巨变:云南70年的抗疟历程
2020年是《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最后一年,云南是中国抗击疟疾的前沿,在过去的70年里云南几经努力已经成功消除了本土疟疾。
评论:(0)
小说《红岩》里的人物与“ 一二·一”运动前后云南地下党活动(三)
像当时很多的知识分子革命家一样,刘国鋕和他的同学在云南的经历,不仅是党史的内容,也是研究云南教育、社会发展史的课题。
评论:(0)
小说《红岩》里的人物与“ 一二·一”运动前后云南地下党活动(二)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这期我们介绍《红岩》里的人物齐晓轩。
评论:(0)
小说《红岩》里的人物与“ 一二·一”运动前后云南地下党活动(一)
家喻户晓的小说《红岩》,与云南的关系,读者很可能不会注意,事实上,与小说相关的这些革命者,一部分就成长于云南,为云南民族地区的革命工作与社会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为迎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将连载三期他们的革命经历,以表纪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