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傣文书法写就新时代壮美画卷

家园

◆  文  /  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  谭玉婷

20221124125649.jpg

▲ 幸福不忘共产党    书写 岩说

2022年8月,勐腊县勐仑镇“喜迎二十大·翰墨傣乡”傣文书法艺术展示交流活动现场,吸引大批观众驻足欣赏。9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联在勐海县勐混镇、格朗和乡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文艺采风活动,除了展示知名书法家的作品外,应各族群众要求,书法家们还现场挥毫泼墨,写下“听党话,跟党走”“幸福不忘感党恩”“吉祥安康”等群众心声。这是西双版纳州傣文书法艺术家协会组织的文化惠民活动中最常见的场景。

西双版纳傣文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以贝叶为载体,书写工具以火炭笔、白泥巴笔以及后来的“列占”(铁锥笔)、蕨笔为主。据岩温胆、吕建春《傣族书法字体艺术与展望》介绍:傣历850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末),在傣族文人和僧侣群体中,曾兴起“书法热”,创造了“牵、卷、弯、漂”等新的艺术技巧。元明和清初,傣文书法达到了鼎盛时期,逐渐形成了“多温暖斐”“多法杭”“多勒达毕”“多洛沽”“多麻环折”“多南帘夺”等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书法字体,傣语称为“南赞贺折”,意即“六种技法”。“多温暖斐”体,亦称正体,相当于汉字楷书,字体摹拟风猴在树上栖歇的形象而创,是傣文最常用的字体之一 , 字体形状浑圆丰满,端正高雅。“多法杭”体, 字体形如酸角,通常有坚窄和横扁两种字,笔法干练,刚劲豪放,有“一竖笔画两头弯”的独特个性和艺术特点。“多勒达毕” 体, 形似汉字的篆书,字体是以斑鸠晾晒翅膀形象摹拟而成,字尾犹如伸开的斑鸠翅膀,字形龙飞凤舞,潇洒自如。“多洛沽”体,字形线条清秀秀丽,笔法刚柔并济,变换灵动,字迹清晰美观。“多麻环折”体,相当于汉字的草书,艺术风格多样,笔法流畅,笔画相连犹如牵丝,字如金圈玉环。“多南帘夺”体结合多温暖斐体的“回笔”技法和多麻环折牵丝连线的书写技巧,技法巧妙,主要艺术特色是:妙似巧女金针引丝线,弯曲前行旋回转;双线成管留空心,一线牵成不停笔。书写的人要对傣文的笔画了然于胸才能书写自如,对书法家本人的要求颇高。到清朝末年,出现了纳管、书达旺、列麦绕等书写技艺精湛,书法艺术成就斐然的书家。 

傣文是拼音文字,以声韵调三部分组合来完成字词的拼写。傣文的字型以圆形或半圆为多,书写时要求字体圆润、笔触连贯、线条匀整。因此,傣文书法艺术和其他拉丁字母体系文字相同,属硬笔书法。傣文书法的审美讲求圆润、线条匀整、光洁、饱满,尤其在书写圆形字符的时候,要求行笔匀速平稳, 把握控制好笔锋的力道,行笔匀速, 收笔准确,一气呵成,对书写者有更高的要求。书法是视觉的艺术,傣文的基本形态强调圆形,用圆润、光洁、饱满的圆、半圆、椭圆和直线组合,既是书也有画的技巧,来体现傣文书法之美的神采韵味。

傣文书法作为传承了近千年的文化遗产,用其优美的视觉享受熏陶了一代代傣族人民,在文化大繁荣的新时代,西双版纳文化工作者和书法艺术爱好者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的要求,积极探索如何挖掘、研究、总结、创新和发展书法艺术魅力,让其所承载的人民智慧和精神财富,以及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持续发扬光大,让书法艺术成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的引领,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出新的光彩。

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挖掘探求传统傣文书法字体。1996 年开始,以西双版纳报社为主,研发傣文计算机组版系统和傣文字库,研制计算机字样时筛选了4种傣文手抄体,并进行规范研究制作,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和规范化处理,确定了计算机标准字样,研制的字体规范、字形美观,名称叫法、书写笔锋都保留原有的风格,体现了傣文字体的艺术风格和韵致。其后,为了实现电脑字体的多样化,满足用户的多场景选择,不断开展傣文传统字体的挖掘和收集整理工作,研制更多规范字体,目前,新老傣文字体共有20种,有4种字体字型获国家标准,即:温暖菲白体和温暖菲黑体,赫罕白体和赫罕黑体。

20221124125648.jpg

▲ 感党恩    书写 岩说

2018年,西双版纳报社和山东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制作西双版纳傣文传统书法字体字库。项目广泛搜集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民间私人收藏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各种流派、字体的优秀字体字稿,整理出制作字库的样稿,邀请傣文书法艺术家协会主席艾罕炳书写,写出了六套具有傣文独特风格的字体,即:“帅玛发”“哈伐刊”“多温暖斐”、“类搭比”等,字体样稿经过数字化技术处理,用华光专业字库制作技术生成傣文书法字体字库。未来安装有傣文软件的网络计算机、手机都可以显示和使用这六套傣文字体,此套书法字体字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傣文传统书法艺术与电脑应用技术结合的成功尝试,是书法艺术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又一个成果,为用户提供了语言文字多样化应用的选择空间,对今后傣族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对繁荣和发展傣族传统文化和国内外傣文书法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机构汇聚力量,挖掘书法艺术蕴藏的文化力量。历史上,对傣文书法艺术的爱好和艺术追求都是个人单打独斗,很多书法家倾毕生之力勤加研习,才取得一点成就,而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没有为更多人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培育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加大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也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颇有造诣的书法家,如刀新华、岩温胆、艾罕炳、刀曙明、刀文学、康朗应、黄国荣等。

2016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文书法艺术家协会成立,傣文书法艺术家协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丰富和繁荣民族文化为目的,牢牢把握民族文化的魂脉,以追求积极向上文化导向,创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魅力无穷的傣文书法艺术为目标,致力于挖掘、研究、总结、创新和发展傣文书法艺术。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引导和培育傣文书法艺术人才,让他们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引导鼓励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坚守人民立场,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参加相关专题研讨活动,每年举办“西双版纳傣文书法大赛”,评选优秀作品并展出,让书法爱好者加强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在协会的引领带动下,目前协会有会员112名,涌现出一批较有造诣的年轻的书法爱好者。

坚持守正创新,破解书写工具的限制和现实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影响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傣文书法艺术家和爱好者潜心探索钻研,并借鉴吸收汉字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字体艺术风格,一批傣文书法爱好者开始尝试借鉴汉文书法,为傣文书法另辟蹊径,突破传统书写工具铁笔、硬笔的限制,探索出软笔书法。傣文软笔书法,因为毛笔的特殊材质,走笔遣墨中丰富了笔画的表现力,在笔态的转承、字的整体形态、点画结构、墨色组合的艺术性方面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墨色的浓淡、分层效果等,都能够让整幅作品增强书法的表现力和深度。傣文软笔书法在保持线条的流畅时,线条质地变化更加丰富、下笔力量的拿捏、线条的丰满性等能更好地体现线条的质感、力度和连接,成功地创造了更富有时代感,更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老傣文各种流派的优秀书体有效吸引书法爱好者开展创作和提高书写技艺和水平。

以文化人,把优秀文化植根边疆各族人民心中。紧紧把握“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让书法艺术走出书斋,走到边疆各民族村寨,走进人民群众中。依托文化下基层活动、送文化进村活动、文艺采风活动、文艺志愿者活动等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活动,部分书法家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分别到勐海县、景洪市的傣族村寨帮助书写60米、15米的傣文文化墙。坚持文化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原则,利用节假日,组织傣文书法下基层活动。几年来,书法家和书法艺术爱好者送文化下基层的脚步遍布西双版纳州的每一个县,把优秀的傣文书法佳作送到各族人民居住的山乡坝区,送到百姓身边。每次活动,书法艺术家们都会与前来参观欣赏作品的观众交流互动,并现场挥毫泼墨,撰写作品相赠,前来欣赏书法作品的各族群众络绎不绝,对书法家们潜心创作的作品交口称赞。这不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了傣文书法艺术,丰富了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各族人民艺术欣赏水平和精神文化素养,更营造了全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书写新时代壮美画卷。书法家们积极参与州委宣传部、州文旅局、州文联主办组织的节庆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组织书法艺术家和爱好者撰写书法佳作,在活动中为广大群众展览展示。先后在“全州美术书法摄影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惠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送文化进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傣文书法下基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为节日添光彩”“精准扶贫,文化同行”“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百年征程 ,百年光辉”“书香西双版纳”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举办书法展,书法家们积极创作反映活动主题的佳作。

傣文书法艺术紧扣时代脉搏,创作的作品主题鲜明,具有新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边疆各民族的民风民俗,讴歌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发挥傣文书法的独特作用,真正做到了文治教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润泽民心,让人民群众在翰墨书香中欣赏文化大美、汲取精神力量、汇聚起建设边疆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  方绍荣)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