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樊泳湄: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云南示范

关注

014.jpg

作者职务: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纲”呢?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从主体来讲是人的共同体,是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国公民的共同体;从内容来讲,包括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由各民族文化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构成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既要有物质基础更要有精神支撑,需要在思想认同的基础上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源。各民族通过文化的相互欣赏、学习、借鉴,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能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它的源泉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根脉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成的,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身份、认同自己的身份,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是何人,都应该明白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特别是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做到“爱党爱国不越矩,同心聚力共发展”。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已经成为共识。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16.jpg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56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连接着各族儿女的家国记忆,也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传承。2020年1月,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时,习近平总书记按照佤族文化习俗敲响三声佤族木鼓,这不仅满含他对云南各民族的祝愿,也把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里佤、汉、白、傣等多个民族的心聚在了一起,让云南26个世居民族都感受到国泰民安、和谐幸福的美好期许,更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人的力量发自内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做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要在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进步,才能让文化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为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打牢思想基础。

在云南,从“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到大理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再到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宾弄赛嗨”……都是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诠释与证明。

(责任编辑  纳梦月)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