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擎公共法律服务之笔 绘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云南省司法厅工作走访见闻

示范

◆文  /  张默    图  /  杨峥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

云南是民族大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司法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民族工作重要切入点,努力让全省各族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营造知法、懂法、守法、尊法良好氛围,在守住民族团结生命线的同时,不断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云南民主法治建设新篇章。

003.jpg

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您家附近出现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在填写《2020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问卷》时,河节冲村村民张国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能”。

“这两年,邻里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少了,即便有,也会得到迅速化解。”张国合的家乡楚雄州牟定县,在2020年8月下旬荣获“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殊荣,也是云南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人口不足30万的小县如何做到“示范全国”?奥秘就藏在当地党委和政府不断优化基层法治环境和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

牟定县20多万常住人口中,有近7万人常年外出务工,导致牟定县不少村子成了“空心村”。据统计,该县初中以下的在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3.2%,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33%。为了更好地服务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在云南省司法厅的帮助指导下,牟定县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予以开展,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形成“一村一警一助理”基层警务、基层法律公共服务新模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一村一警一助理”服务新模式下,作为“助理”的村支书,肩负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法治宣传员、治安巡逻员等数职于一身,小到为村民补办户口册、提供法律咨询,大到调解邻里矛盾、解决违规占地等,都成为“助理”的家常便饭。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如今已成为牟定县各地农村的真实写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公平正义、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在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重要实践。

牟定县的探索,只是云南省司法厅创新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用的一个缩影。“为了让全省各地各族群众享受到优质法律服务,近年来,云南省司法厅依托已建成的覆盖全省州、市、县、乡、村的15923个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为全省百姓就近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云南省司法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针对云南民族众多的实际情况,在民族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内,还专门设立少数民族语言指引牌,优先选派有工作经验、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为前来办事的百姓提供服务,确保群众遇事“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

为保证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近年来,我省还专门开通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为各族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司法厅还结合实际,指导各地为各族群众提供差异化服务。“比如,我省专门开通藏语专线,选用懂藏语的律师接线,为藏族同胞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并积极探索继续开通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专线,为更多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与此同时,云南法网、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三端专门开设了少数民族法律法规板块,提供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对照,全面有效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法律服务需求,以贴心暖心服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法治云南建设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之基。

004.jpg

▲基层法院强化司法为民服务建设

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2015年3月,云南省司法厅和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出台了加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意见,我省司法、民族宗教系统将少数民族同胞的民生事项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领域,不断创新帮扶举措,真情为各族群众提供咨询、维权、诉讼等法律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其间,云南省司法厅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将建设“法治云南”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做到两不误、同提升。在全省司法系统的不断努力下,法务工作者不断深入各村寨,真正实现司法接地气、解民忧、惠民生,让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不再成为人民群众寻求司法维权的障碍,形成“法务人员多往乡下跑,人民群众少往法院跑”的良好局面。

“仅仅是2021年上半年,云南省就办理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案件6655件。”云南省司法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我省司法系统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调研,结合各地实际不断畅通少数民族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诸如“遇到情况紧急的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法律援助进宗教场所”等服务措施和活动。在司法实践中践行公平正义,在工作中的细微之处维护民族团结,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断送到各族群众身边,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司法的公信力、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为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法治之基。

筑牢法治宣传堡垒

在德宏州芒市的法治文化公园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发现两边的绿化带中,竖立着各种板式的法治宣传牌。芒市法治文化公园是芒市司法局建设的法治文化场所,在2021年国庆节投入使用,是一个集普法宣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全长约3.8公里。

公园内的法治宣传牌设计上,融入了芒市文化元素,颜色、构图与滨河公园现有景观和谐统一;内容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法治名言等。将法治文化嵌入滨河公园自然景观中,让市民在散步、观景、赏花时自觉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走进丽江市玉龙县九河白族乡北高寨村,沿途的法治彩绘墙、法治宣传栏、法治标语牌、法治漫画长廊和法治谜语长廊等,让法治元素随处可见,并与村寨的一砖一瓦相融合。怒江州泸水市片马边境派出所以傈僳语、景颇语、白族语等多民族语言的广播,向村村寨寨不断播报近期疫情防控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相关内容……

“七五”普法期间,云南省司法厅坚持发挥普法宣传阵地堡垒作用,通过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大力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宪法宣传周”等普法主题宣传活动、创新开展“法治宣传固边防”“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等系列品牌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教育,在全省营造出人人参与普法,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尊法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了普法教育实效,形成了一批法治文化精品创作,进一步筑牢了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堡垒,让法治思想深植各族群众心中,有力维护了云岭大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凝聚起磅礴的法治精神力量。

005.jpg

▲司法部门送法下基层

“放管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讲座不枯燥,实用又有趣,让我一下就理解了,比只念法条好,希望多举办这样的培训……”在云南瀛溪律师事务所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培训活动现场,廖庆生、薛如锦律师结合真实案例和办案经验,运用生动幽默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讲解法律相关知识,受到了主办单位和听众的赞誉。

2021年4月,云南省司法厅印发《全省律师行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出了八项具体措施,相继开展了“万名律师进街下乡”“律师伴我行,法入少年心”活动,优化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模式,协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质量推进个案处理;广泛设立便民服务角、创新智能数字服务,深化律师行业“放管服”改革。

自“放管服”改革开展以来,云岭大地相继涌现了一批亮点和经验:昆明市西山区公证机构通过事先告知案件办理流程、设置党员先锋岗、安检口加设便民服务点,推出“适老诉讼服务”,开通助力外来务工人员快速讨薪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立案慢、群众排队等候时间长等难题。元谋县司法局依托法官、警官、律师建立“二官一律”工作室,当好“六大员”,认真落实法律进乡村“十个一”标准,形成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法律服务常态化格局……

近年来,云南省司法厅紧盯群众办事的难点、政务服务的堵点和痛点,把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职能的“先手棋”和“当头炮”,有效解决政务服务中的“梗阻现象”。比如,在司法部开展的人民满意度调查中,云南律师行业廉洁自律全国排名第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公开透明及办理效率全国排名第三,公众对律师工作满意度全国排名第一。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司法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全面履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职责等职能,法治云南建设取得新成效。”云南省司法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云南省司法厅将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的时代背景和阶段性特征,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  刘瑜澍)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