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中小学生版

糯福教堂:续写文物保护新篇章

家园
文·图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苏翠薇

糯福基督教堂.jpg糯福教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强调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的糯福教堂属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古建筑类别,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教堂,见证了中缅边境社会历史发展变迁、文化交流交融,可以说是基督教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缩影,是不断推动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向纵深发展的鲜活样本。

一、历史的启示:文化融入与社会适应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主要路径

糯福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国境线长56.843千米,清代由孟连宣抚司管辖,是傣、拉祜、哈尼、佤、彝、布朗等民族世代生息之地。糯福教堂是美国浸信会永伟里家族为传播基督教于1921年创建的,位于糯福乡糯福大寨后山上,木质结构,坐西向东,四周用石块堆砌,总面积506.6平方米,周围杂木、松树成荫,自然景色秀丽。

为适应中缅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糯福教堂采用了拉祜族传统的干栏式(当地称“木掌楼”)围廊建筑风格,柱脚12排共129棵,气势恢宏的木掌楼在糯福拉祜族传统观念中象征着家道兴旺,与傣族的干栏式建筑一脉相承。林海中航拍的糯福教堂平面呈纵向双十字形排列,堂顶建盖了哥特式小钟楼,彰显出基督教的建筑特色。教堂整体感觉虽然是拉祜族的木掌楼,却是美轮美奂的基督教堂。两把七台木质楼梯使人们可以从左右进入教堂,过道外廊以拉祜族游猎游耕的标志箭羽、狗牙、篱笆图纹为主要元素。在室内还利用光学原理设置了以小方形圆形互嵌,两者边纹为金黄色,内置红色十字架的立体多色彩的基督教标识。更为鲜明的是蓝色方形窗上还置有上述小方形圆形相嵌的红色十字架,此外还有哥特式花窗和不同的梁柱、门框,精细漆上了红、蓝、绿、黄、白等具有基督教文化内涵的色彩,其中外墙用黄色涂料粉刷,内墙呈白色,中柱为红色。教堂大门与过道之间的平面空间为拉祜族传统的“掌楼”,是信众休闲交流、释放心情的地方,进入大厅礼拜堂前脱鞋脱帽,是当地信众按照传统风俗表达对基督的虔诚。

进入教堂内是宽敞的礼拜堂,从礼拜堂延伸出的四个耳房曾经是拉祜文、佤文、傣文、哈尼文教室,体现出各族信众团结友爱的底色。讲经台高于木板约50厘米,前台左右两边各置鲜花,摆放着一架钢琴,讲经台上摆放了各种鲜花。讲经台以蓝色为背景板。目前背景板挂有《宗教教职人员和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学习制度》《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等,以及多个小方形圆形相嵌的红色十字架,背景板延伸向上有半圆和多个哥特式尖拱窗顶。

糯福教堂还见证了当地各族信众团结友爱的善与美。建堂初期,拉祜族男子扎约、傣族男子南给在教堂附近共同挖出了最好的水源,取名为“扎约南给”,意为拉祜族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同饮一井水,永世团结友爱。

基督教与糯福拉祜族社会文化的适应,糯福教堂不同侧面反映出糯福区域基督教的历史文脉、发展变迁、文化融入而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中西结合的建筑瑰宝。

二、新时代的保护传承:让文物活起来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糯福教堂的保护和管理工作,1985年公布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由于木质结构容易腐朽,各级部门以“修旧如旧”文物修缮原则进行保护和管理。1952年以来,先后进行了六次大修缮。

进入新时代,糯福教堂使用和管理人员把保护和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普及力度,通过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先后制定了《糯福基督教堂安全管理规定》《糯福基督教堂总体规划》,以信教群众为主,成立糯福基督教堂护卫队,并对其进行文物安全培训和消防知识培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局面。开展具有时代新活力的科技扶贫、健康生活、护林防火、禁毒防艾等活动,回归到社会生活,使中西结合的建筑瑰宝逐步焕发新生。

2023年初,由云南省委统战部牵头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糯福教堂的历史、艺术、科学等多重价值不断焕新出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距离教堂约500米处的革命烈士陵园。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缅怀纪念保卫边疆而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民兵、干部和民警,澜沧县委、政府于1951年在教堂西北建成了烈士墓地。至1978年共安葬着15位烈士。先烈们用热血和生命为国家生存而战,为保卫边疆安全而战,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纪念意义。糯福教堂牧师李亚八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生不忘共产党。”

近年来,糯福教堂积极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和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步。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进教堂,加强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国家、国民、国土、国门意识,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展示了基督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对宗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加强“双语”人才培养,在讲经布道中与当地尊老爱幼、芦笙歌舞、生态文明等优秀传统文化穿插、结合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充实地展现出来,使“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日益增强。

以赓续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抓手,让宗教界人士讲好自己祖辈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走进教堂左边第一教室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复制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处于醒目的位置,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见证。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基督教界代表人士木戛乡大拉巴教会执事、村小组长扎努和东回乡班利教会执事、行政组长杀拿(撒拉)扎耶,他们于1950 年前往北京参加国庆周年观礼,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以盟誓许以最高、最郑重的承诺,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爱国爱教的信念。后来人以先辈为榜样,赓续“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到底、命运与共;坚守初心、奋斗筑梦”的誓词碑精神,弘扬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树立与生俱来的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爱国主义情怀。2023年4月,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李德学牧师参观糯福教堂时说:“基督教中国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1950年《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就确立了三自爱国运动、爱国爱教运动的方向。看到糯福教堂后很感慨,它就是基督教本土化与当今的中国化、时代化完美融合的体现,看完后更加坚定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信心和决心。”

(本文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2023年“宗教学学科建设”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方绍荣)


荐 读

云上花开
一家人,过日子

访谈

朱端强

云南航海外交家的“三大家…

虽然郑和、萧崇业和杨抡在外交成就大小上有着不同,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却一直影响至今。

林超民

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

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李道生

一生奉献怒江文史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了边疆,驱散了阴霾迷雾。

徐霞客

如何认识徐霞客精神?——…

今年适逢徐霞客诞辰435周年,《今日民族》专门走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先生,就今天该如何认识徐霞客以及如何传承“徐霞客精神”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1499359208600723.png

关于我们  |  投稿入口  |  联系我们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友情链接:云南民族宗教网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